据北京日报报道,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中方举行伊朗核问题中俄伊北京会晤,请问中方有何期待?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已经发布了我们将举行中俄伊北京会晤的消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参与方,中国一贯主张通过政治外交途径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维护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



伊朗外长(资料图)

三方就伊朗核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发表联合声明,重申政治外交接触和对话是唯一有效、可行的选项,呼吁有关方摒弃制裁施压、武力威胁,避免采取升级局势的行动。三方还重申《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重要性,中俄欢迎伊朗重申其核计划的和平性质,不寻求发展核武器,支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继续合作,强调要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等。伊朗核问题局势严峻,再次走到关键十字路口。北京会晤是中、俄、伊为推动伊朗核问题政治解决的有益尝试。

鉴于伊朗在2019年之后就已经踏过伊核协议设定的红线,在浓缩铀的丰度上不断突破,如果按照这一条款,联合国安理会很有可能重启对伊制裁。然而,伊朗踏越红线并非因为自身问题,而是对当初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和重启极限制裁的回应。这一历史经纬如果不理顺,将可能令伊朗再次遭受不公正待遇。因此,北京中俄伊三方会晤在这个问题上发出的信号非常及时,对阻止美国在该协议到期后通过制造舆论,联合一些国家启动对伊朗制裁有一定预防作用。

与此同时,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向记者表示,俄罗斯和中国是战略伙伴,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正在全方位发展。俄罗斯和中国在亚太地区实施例行性联合空中战略巡航,举行两国海军演习。绍伊古还表示,太空和核能领域是两国之间有前景的合作方向。



绍伊古(资料图)

这一番话说的很明确,当前的中俄之间关系是不能动摇的。而且俄罗斯的外交部也做出了讲话,表示中俄之间的合作关系还可以继续提高,两国一直在为之努力。这样的讲话可不单单是外交辞令,充分的体现出了俄罗斯对于中国的态度。前期看到国际上一些专家评论当前的国际形势,美国的想法是拉拢俄罗斯一起对抗中国。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首先是去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我国的时候。强调了两国的关系是无法动摇的,并且对于我国表达了感激之情。

中俄联合巡航和军演已从“年度动作”升级为“例行性部署”。例如,2024年双方首次在阿拉斯加附近联合演练,2025年进一步扩大至亚太全域。这种常态化联动既威慑潜在对手,也强化了区域安全话语权。西方对俄制裁迫使俄罗斯加速“向东看”,而中美科技战也让中国需拓宽技术合作渠道。例如,俄方近期提议联合开发新一代核反应堆,中方则在北斗系统与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兼容性上提供支持。



扎哈罗娃(资料图)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强调,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稳步拓展,这种战略关系不仅利于两国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全球稳定。“稳步拓展”一词表明,中俄关系不仅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还会进一步朝着稳中向好的方向发展。双方的合作范围也将继续扩大和深化,推动两国战略关系进一步增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