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东南大学教授格伦·迪森在社交平台X发表尖锐评论,直指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成为"欧盟政治失能的象征"。此言揭开了欧洲对俄政策分歧的冰山一角,而同期浮出水面的"欧洲维和部队入乌计划"更暴露西方阵营的战略矛盾。

学界痛批欧盟外交失格
迪森教授质问:"欧盟为何选择让一个宣称不相信对俄外交、意图肢解核大国的人执掌外交权柄?卡拉斯女士的激进言论正是欧盟政治幼稚症的集中体现。"这番批评直指卡拉斯上周引发争议的"必须击败俄罗斯以避免世界大战"论调。据《政客》杂志披露,早在卡拉斯就任初期,其访问基辅时发布的"欧盟要乌克兰胜利"推文已令部分欧洲官员如坐针毡。

"维和部队"计划遭遇现实困境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巴黎安全峰会后的表态撕下最后伪装:"我们需要的是能作战的欧洲军队,而非维和人员。"这场聚集28国领导人的会议虽达成组建"意愿者联盟"的意向,但实际操作难题接踵而至:



  • 英国军方质疑:据《每日电讯报》23日披露,英军高层私下批评首相斯塔默的提案是"政治作秀",因具体任务细节完全空白
  • 俄罗斯强硬警告:俄外长拉夫罗夫3月6日明确表示,任何外国驻军都将被视为制造"既成事实",彻底关闭和谈空间
  • 战略悖论浮现:俄情报部门预警称,西方可能以"维和"为名派驻10万兵力,实为"占领乌克兰恢复战力"

深层战略博弈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强调:"任何维和行动都需冲突各方同意,当前讨论为时尚早。"此表态呼应普京此前接受卡尔森专访时的核心立场——俄罗斯无意攻击北约国家,所谓"俄威胁论"只是西方转移内部矛盾的幌子。

地缘政治观察
分析人士指出,卡拉斯激进言论与"维和部队"计划的同步推进,暴露出欧盟在安全自主性诉求与美国战略利益间的摇摆:

  1. 外交层面:反俄强硬派试图通过军事化手段维系对乌控制
  2. 实操层面:主要国家在出兵风险与地缘收益间举棋不定
  3. 战略层面:北约东翼国家与西欧大国存在安全认知断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