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洋南部海域近日再次成为全球焦点。马来西亚交通部最新确认,曾参与过MH370搜救的美国深海探测企业"海洋无限"公司,已获得官方正式授权重启搜索作业。这距离那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客机神秘消失,已经过去了整整3650天。



工作人员展示MH370的部分碎片

最新部署的"阿马达"号探测船携带的装备清单显示,此次启用了第八代自主水下航行器。据该公司技术总监透露,新型设备的测绘精度达到0.1米级别,较2018年使用的设备提升了近40倍探测能力。在去年12月的模拟测试中,这套系统曾在墨西哥湾成功定位到一艘沉没百年的货轮残骸,其装载的瓷器在声呐图像上清晰可辨。



最新搜索设备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划定的1.5万平方公里新搜索区,这个面积相当于北京市区面积的1.5倍。海底地形数据显示,该区域平均水深达到4500米,最深处超过6000米——这个深度足以淹没三座叠加的上海中心大厦。澳大利亚海洋研究所的专家指出,该区域海底存在大量火山活动形成的沟壑地形,可能正是此前多次搜索无功而返的关键原因。

在吉隆坡郊外的临时办公点,部分遇难者家属代表向媒体展示了保存十年的资料箱。箱内整齐码放着历年收集的27块疑似残骸碎片,其中一块带有蜂窝状结构的金属板,经检测与波音777机型油箱盖组件特征高度吻合。这些物证将在新一轮搜索中作为重要参考坐标。



技术团队此次采用的"地毯式扫描+智能识别"双模式引发业界讨论。系统每小时能处理2.4TB的海底影像数据,这个数据量相当于连续播放670天的高清监控录像。不过有海洋地质学家提出担忧,认为海底热泉活动可能对精密设备造成干扰,建议采取分阶段验证的稳妥方案。

关于搜索经费问题,马方首次披露了费用分担机制。根据协议,只有成功定位到主要残骸体后,探测公司才能获得全额报酬,这种"找到才付款"的模式在深海探测领域尚属首次应用。业内人士估算,若按常规商业搜索计费,本次行动每日成本将超过25万美元。



随着夏季风浪季临近,搜索窗口期预计还剩120天左右。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最新发布的洋流模型显示,过去十年间该海域可能产生了超过3000公里的残骸漂移带。有航空安全专家分析,若能定位黑匣子所在位置,或将破解客机最后8分钟的关键数据之谜。

对于这场牵动多国的世纪搜索,您觉得新技术的应用能带来突破吗?如果这次仍无实质进展,是否应该继续投入资源?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