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妇产医院的产房内,一场暖人心扉的生命诞生之旅,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医护人员及产妇家属的心弦。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呼和浩特公立医院首例亲情陪产的宝宝在这里呱呱坠地,开启了全新的人生篇章。

当日下午15时许,产妇李女士在宫缩加剧的情况下,被缓缓推进产房。紧张与期待交织在她的面容之上,而身旁丈夫包先生那坚定有力的目光,仿若一道温暖曙光,瞬间给予她莫大慰藉。陪产全程,包先生始终紧紧握住妻子的手,轻言细语地鼓励着:“别害怕,我在呢。”与此同时,他还不时轻柔地为妻子擦拭额头细密的汗珠。这句朴实却饱含深情的话语,宛如一股强大力量,支撑着李女士顽强对抗分娩的剧痛。

随着产程推进,体力逐渐消耗,痛苦也愈发明显。但每一次她望向丈夫,都能从他的眼神中汲取力量,继续坚持。丈夫不仅在精神上给予支持,还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协助妻子调整呼吸、配合用力,减轻她的痛苦。

经过近1个小时的努力,一声清脆的啼哭划破产房的紧张氛围,产妇李女士顺利产下一名健康的宝宝。那一刻,丈夫眼眶泛红,激动地搂着妻子的额头,感谢她的勇敢与付出。夫妻二人紧紧相拥,沉浸在为人父母的喜悦之中。新生命的降临为这个家庭注入全新活力,开启美好新程。

内蒙古自治区妇产医院产科副主任赵文芳介绍,近年来,国家医保局聚焦生育医疗保障领域,深度整合医疗服务价格等政策资源,印发《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各地原有繁杂的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30项,其中对导乐分娩、亲情陪产等项目实现单独立项。此项政策更好地满足了孕产妇群体日益多元的服务需求,也有助于促进医疗服务专业化和精细化,推动生育医疗服务优化。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医疗服务项目改革前沿试点城市,迅速响应国家号召,于2024年11月率先圆满完成产科类医疗服务项目立项落地工作。呼和浩特市医保局积极作为,多次深入实地调研推动。在2025年3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妇产医院迎来首例享受亲情陪产服务的家庭,意义重大。此服务项目的实施,让家属能够参与到新生命诞生的神圣时刻。这种方式不仅能缓解产妇的紧张与恐惧,增强她们的信心,还有助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共同见证生命的奇迹。

产房护士长胡春燕介绍:“亲情陪产服务允许产妇的丈夫或其他亲人在医生的指导下,进入产房陪伴产妇度过整个分娩过程。这一服务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对于分娩环境的陌生感和孤独感,还能通过家人的鼓励与安慰,增强产妇的分娩信心和勇气。亲情陪产意义深远,它为产妇提供了情感上的强大支持,在分娩关键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是极具人文关怀的暖心服务模式。”

包先生难掩激动,坦言道:“生第一胎时,我因公出差身在北京,错失陪伴妻子迎接大宝的珍贵时刻,一直深感遗憾。如今二宝降临,恰逢利好政策落地,我有幸踏入产房,亲身陪伴爱人走过这艰辛又伟大的一程,亲眼见证新生命诞生,算是弥补了遗憾。亲历其中,才感觉现实与想象很不同,媳妇远比我想象中更加坚强,也更深切体会到为人母的艰辛不易。”

李女士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开心分享:“有爱人陪在身边,多了一个精神支柱,并没有那么焦虑与恐惧,更有安全感了。一起和爱人迎接二宝那一刻还是很激动,很开心,感觉在爱人陪伴下,轻轻松松就把娃生了。”

这场充满爱的分娩之旅,不单是新生命的绚烂开篇,更是亲情力量的生动诠释。在亲情的陪伴下,新生命的降临变得更加温暖、美好,也让人们感受到家庭的力量与生命的珍贵。医保价格工作不仅仅是付钱,更是赋能,更是对群众多层次需求,对人文关怀的相应和支持。据悉,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妇产医院有5间独立的亲情陪产分娩间,可以同时为5人开展分娩服务,满足生育服务多元化的分娩需求。


信息来源:国家医保局

信息采集:卫健君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