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月初时的那个“对等关税”政策吗?特朗普说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在占美国的便宜,有的国家不仅关税较高,而且还在国内设置很多与美国不同的税种或者是贸易壁垒、行业补贴。



作为报复,特朗普声称要实施“对等关税”政策,潜台词是:依据不同国家的独特性,制定不同的关税政策。但他刚刚却宣布:所有进入美国的汽车统一征收25%的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月2日生效。

特朗普在亲手挖“美国软实力的墙脚”

征收同比例的关税,与较早前声称的“对等关税”政策显然是矛盾的。言行不一,想一出是一出,刚刚说出口的政策随时可能更改的特朗普是在给整个世界制造麻烦,而且他的这个任期才刚刚开始。

这是对全球贸易环境的又一次破坏,人为制造新的壁垒,大幅推高交易成本,从而拖累全球经济的增长。以这次提到的汽车为例,受到较大冲击有德国、日本、韩国、加拿大、墨西哥,不包括中国。

我国电动汽车在最近几年虽取得了较为耀眼的成绩,但美国市场一直都是对我们“紧闭门锁”的。不管特朗普要不要对进口汽车加收关税,对中国车企而言都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反正是进不去嘛。

既然事不关己,那就坐下来看好戏吧!与拜登政府联合英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韩等国打压我国的形势不同,胡乱出拳的特朗普是在主动招惹整个世界,亲手在挖“美国软实力的墙脚”。



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FT)曾撰文分析称,如今的美国虽仍然在少数产业中还掌握着核心技术,但却在大多数产业的竞争中败给了中国人。即使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人工智能产业。

美国也没有绝对优势,而是中美互有所长,同步领跑。美国在基础创新领域领先中国,但中国企业却在落地应用方面占据优势,而且这种通过产业链实际“检验、试错、迭代”带来的庞大数据。

会反过来“给基础创新带来新的发展方向”。美国ITFT由此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产业很可能会最终胜出,中国企业会复制在曾经的造船、家电、手机、电动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的成绩。

美国ITFT撰文称赞中国科技的进步,可不是为了正面宣传中国,而是建议美国政府继续采用联合盟友、伙伴国的方式,以组团的力量来击败中国。想法很好,但ITFT没想到的是特朗普成为总统。

特朗普有着与普通人“不一样的想法”

联合盟友、伙伴国共同遏制中国的崛起,这势必要让美国分享自己的利益。老大也不能吃独食啊,自己吃肉也得手底下的人喝口汤吧——自誉为“成功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看来是更喜欢垄断。

他口中所谓的让美国再一次变得强大、伟大,显然是想要所有的国家都要让利出来。而且还很自信,笃信自己的威胁手段能起到作用——在宣称给进口汽车统一征收25%关税的同时,还说:



如果欧盟、加拿大等国试图联手,损害美国经济,那他将会进一步提升关税。这是典型的只能我制裁他人,而他人只能承受,不能反过来制裁我的奇葩思维。特朗普是在笃定他国,会选择默默地承受。

但事实却是与特朗普想法不一样,反制措施很快就来了。前一次,特朗普宣布给进口的钢铁、铝产品加关税的时候,欧盟就制定了对总值260亿欧元的美国输欧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的政策。

对这一次的汽车类产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第一时间给予了批评,并强调也将会出台反制措施。加拿大的反制措施来的更快,特斯拉电动车若在加拿大销售,不再享有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资格。

为了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曾制定电动汽车销售的补贴政策,现在特斯拉没有资格享受了,而且还说:禁止特斯拉参与加拿大未来可能出台的其他各类型的电动汽车补贴项目。

各国在“联手打击”美国

过度自信,带来的必然是很多始料不及的后果。虽然会有一部分车企迫于“不能轻易放弃美国市场的压力而选择去美国投资、设厂”,推动美国制造业的发展。但因为特朗普的强权而引发的其他国家居民的怒火。

必然会要求他们选出来的政客,制定更多、规模更大的反制裁手段。南生相信这些反制手段给美国经济、产业、软实力带来的冲击,要比美国获得的利益更高,并形成各国“联手打击”美国的战线。



特朗普在给世界带来麻烦与混乱,而我国带来的却是稳定与机遇。在纷争不断的地缘政治环境中,中国会愈加开放,让更多国家、地区的经济与我们紧密相连,重塑远离美国的全球市场。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载、转发、评论、留言、分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