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任何对外的政策,首先不能建立在研究外国的专家的研究结果上。
不是因为专家的话都是甲烷,而是我们国家的专家,要接触到外国的真实情况,首先需要过语言关,首先得可以阅读外国的文献。
世界上的外国不只有美国,外语也不只有英语。还有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波斯语,还有俄语,甚至还有乌尔都语等一系列语言,我们的专家首先很多就不具备这个能力,没有阅读英文文献以外的能力。
要看文献,只能看二手文献,一手都是美国专家看完,翻译成了英语。但是看美国文献就会导致严重的不可预估的后果。这个后果不是美国想要误导中国,所以美国的专家搞了一堆假文献,而是美国的专家首先要误导大学、五角大楼、读者、国会等一系列美国国内的机构。
要误导这些机构,无非是两个目的,第一个是涉及的外国有利益相关方,比如拜登家族在乌克兰有现实利益,那么研究乌克兰的美国专家就能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钱,让他们论证美国继续干涉乌克兰有利可图。
为了论证美国继续干涉乌克兰有利可图,那就要扭曲乌克兰的情况。这是第一种美国专家造假的原因。
第二个因素就是专家没有收钱,但是想收钱了。没人给他送钱,但是他又想要一点钱,于是就开始编,等着利益相关人员给自己上门送点。
第三是实在是没有钱拿了,只好直接开始骗,防止自己被裁员,就赶紧编出来一套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美国国家利益高度重合的说辞。
这三个原因导致,大量文科领域的英文文献,已经不是灌水,而是系统性的造假。
我们的专家本身没有研究一手文献的能力,更不可能去对应国家实地观察,因为不会当地语言,所以这两个问题就是一体两面的问题,于是就要被美国人误导。
文献没问题,研究结论就没问题,文献要是出了问题,最后的结果就会出大问题,但是问题不光是我们的问题,现在全美国的专家都知道特朗普班底的德行和水平,都在想着法子骗钱。
要是以后的对外政策还看英文的文献,那就要出问题。
我们这些专家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去实地研究,就应该放开手脚让后进来干,不要占着位置不干活,最后让我们的政策陷入了被动是不太可能,但是专家要是没事就喜欢上网发言,出了问题,坏的可是自己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