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君武知识局报道,多年来,我国与马来西亚的合作一向紧密而友好,不仅在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而且在其他方面的交流与互动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然而,在一段时间里,两国的合作经历了一些挫折,源于一项重要项目的合作,这对两国的关系造成了一定的考验。值得一提的是,据了解,2017年我们与马来西亚签署了一份协议,其内容是为了加强海上安全防范,马来西亚购买了18艘用于濒海任务的舰艇。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资料图)

双方也在其他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其中包括一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马来西亚竟然公开违约,毫不犹豫地撕毁了合同,并试图以卖弄可怜的方式向中国施加压力,拒绝支付高达358亿元的赔偿金。中国以果断的态度维护了自身利益,暂时中止了项目,并对违约行为采取了坚决的制裁措施。这种坚定的立场不仅展现了中国的担当,也为国际合作树立了榜样。同时,中国的铁路建设成就也令人瞩目,展示了一个强大的、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中方发出最后通告:如果90天不赔偿361亿违约金,那18艘军舰你们就别要了,我们直接没收!原来在签订了铁路项目后,大马又和我国签订18艘军舰,以此增强国家抵抗外敌能力,失去这些军舰,就相当于失去话语权。而且,更过分的是他背着我们,转身和日本俯首称弟,想让日本公司来接手整个项目。日本来者不拒,但在经过一系列的核算之后,日本拒绝了。因为这个项目投资巨大,最后不一定能够收回本,这很明显是个赔本买卖。




高铁(资料图)

其实站在马来西亚的角度上,当时马哈蒂尔,也并非一定要把项目交给日本。拿日本说事,很大程度上,也是逼中国企业降价,算是谈判的筹码。只可惜日本根本不接招,马哈蒂尔的筹码,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他只能找上中国企业,继续谈判。与此同时,作为一国总理,既然已经大张旗鼓的以造价太高的理由,叫停了跟中国企业的合作,马哈蒂尔也不可能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就按照之前的协议,继续复工。

不过经过“中马东海海岸铁路”项目的一番折腾后,马哈蒂尔最终还是认清了现实,并主动提出到访中国。访华期间,马哈蒂尔不仅积极跟中国解释“叫停3个中马合作项目的原因”,还多次表明支持“一带一路”的态度,求得中国谅解的意图十分明显。2020年,马哈蒂尔因身体和政治原因辞掉了总理之位,之后他便鲜少公开露面,也没有再发表过任何与中国有关的言论了。

马来西亚近期的决策不仅让中马合作陷入了困境,也让国际社会对两国未来的关系产生了诸多猜测。中国在马来西亚的大规模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仍然是两国关系的重要支柱,而马来西亚是否能够在国内政治和国际压力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未来的合作能否继续顺利进行。无论如何,中马关系的未来,将依赖于双方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继续寻求共识,并推动合作向前发展。




东铁项目(资料图)

中马之间已经上演了一次农夫与蛇的戏码,在很多人看来,中方不会再接受马方的示好了,毕竟已经被坑过一次,应该长记性了,但我们中国的做法,却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我们没有计较前嫌,而是在深思熟虑后,选择了再次合作,当然了,这次我们也学了个心眼,在开工前,把每一件事都事无巨细地写在了合同里,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最后铁路如约建设完毕,并给马来西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这件事不光体现了中国速度,还体现出了中国胸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