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城市图书馆入选《时代周刊》2025年度全球100佳旅行目的地榜单,这是北京首个获此殊荣的文化地标。

每年,《时代周刊》从全世界各地的记者和撰稿人中搜集提名地点,包含酒店、游艇、餐厅、景点、博物馆、公园等,并通过申请流程来筛选那些能带给人新奇且令人兴奋的经历的地点,最终评选出年度最值得去的100个目的地。


《时代周刊》将北京城市图书馆选为“最受期待的公共图书馆”,推荐词中写到:建筑设计融合中国银杏树和千年大运河元素,获得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GBEL)三星级,拥有世界最大的单体阅览空间、中国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每年举办超过3000场活动。

北京城市图书馆自开馆以来广受好评,已接待读者超428万人次,先后斩获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2024公共图书馆年度奖、2024年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国际图联称赞北京城市图书馆为“一座面向未来的图书馆伟大范例”。

北京城市图书馆由挪威建筑事务所Snøhetta和中国ECADI联合设计,其设计理念源于中国传统的“赤印”意象,通过建筑语言诠释了“书山有路勤为径”的文化内涵,国际图联评审团盛赞其“将书籍、人与自然通过建筑设计完美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众多前沿技术的应用,让“科技创新”赋能北京城市图书馆打造阅读服务新场景。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场馆状况,为读者自动调整温度和照明;元宇宙体验馆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与现实交融的阅读世界,读者可在线上平行世界中探索知识,与数字人对话;AI数智馆员图悦阅在线上线下全天候贴身为读者提供查询、咨询服务;多维机器人馆员可为老年读者送书到桌,也在馆外园区巡航提供借阅服务;AI复原《牡丹亭》、裸眼3D版的《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古籍内容经典场景,将古籍以可触摸、动态化形式呈现给读者。

2025年,北京城市图书馆将举办更多突破性的文化活动,延续其引领阅读新风尚的标杆价值。3月29日,北京城市图书馆将举办大型系列沉浸式互动体验活动“非遗印象——京剧文化书香行”,包括展览展示、互动体验、舞台表演和大师讲堂四大模块,携手京剧名家及非遗传承人与读者共同感受国粹文化。


随后将启动的“文人笔下的大运河”“文脉印象”“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等特色行读活动,深入融合文化交流与文旅元素,与读者一起在行走中感受大运河千年文脉,感悟北京特色文化,享受知识在脚步中延伸、文化在风景中流淌的乐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