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它掉下去,却无能为力。”

在一次更换电梯钢丝绳的作业中,电梯维保员李寻目睹一颗拳头大小的绳卡(固定、夹紧钢丝绳的金属装置)从6楼电梯井坠落,砸中了一位正在轿顶作业的同事,导致其后背骨折。

这样的事故,乃至危及生命的时刻,在电梯维保员的工作中并不罕见。

2024 年 5 月 23 日,湖北一维保员张某在未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未将电梯停靠至安全位置的情况下,独自进行维护保养作业,导致坠亡。

同年11月,年仅19岁的王某涛,在未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的情况下,用电梯三角钥匙打开一楼电梯门,未按规定正确操作电梯紧急停止和检修,导致其被上行电梯挤压身亡。



电梯维保员工作环境/受访者供图

我国早已是电梯生产和使用的第一大国,多数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梯。每次出现电梯事故,人们会自然想到是不是电梯日常的维修和保养没有做好,但鲜有人关心,保障电梯日常安全运行的维保人员。

他们为数不多的露面,大都是在一起起安全事故中。事实上,他们不仅面临着安全风险,还面临着法律风险、严峻的工作环境、业主的不理解甚至暴力相向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共同影响了越来越多的电梯维保员离开这个行业。

2019年,电梯维保专业的孙赫入学时,班里有20 多人,后来陆续有大概8人退学,剩下 17 人。2021年他毕业实习时,班里只有六七人。到如今,他的班级中只剩 4 人还在从事电梯维保行业。

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底,我国电梯总数量已经达到1100余万台,其中使用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数量90万台。同时,全国电梯维保人才缺口高达60万人。

这是一对鲜明的反差:一方面,是电梯保有量和老旧电梯数目庞大,另一方面,电梯维保人员却有人不断离开。他们在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又为什么选择离开?



丢掉的尊严

电梯维保员最怕电话响起。那可能意味着他们要来趟30分钟的“赛跑”,可能在半夜,也可能在清晨。

根据《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第五条规定,维保员在接到通知后须在1小时内、甚至30分钟内到达现场,展开救援。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第五条规定,维保员在接到通知后须在1小时内、甚至30分钟内到达现场,展开救援

他们全天24小时不能关机,随时待命。因此,维保员大多患有“电话焦虑证”,最怕电话响起,“你去洗浴(都)不行,去不了,除非你洗澡的时候能带电话”,赵渝告诉南风窗。

到达事故现场,他们顾不得自己形象。维保员作业的电梯井道不仅油污多,而且空间狭窄。他们需在有限的空间,长时间保持弯腰、下蹲或攀爬的姿势,身上难免沾上油污。

维保员王立记得,有次他修好电梯时已经变成“大花脸”,工作服上沾满了油污和灰尘。

坐电梯离开时,电梯里的乘客不自觉地往旁边躲。一个小男孩仰着头问妈妈:“这位叔叔是干啥的啊?”“要是不好好读书,长大了只能像这个叔叔修一辈子电梯。”孩子妈妈回答。

另一常见的作业地点——电梯机房,空间相对封闭,通风条件不佳,温度较高,尤其是夏季时机房温度可达40℃ - 50℃,“去轿顶一分钟,汗水不要钱的往下流”,王立说。



新电梯内工作环境/受访者供图

但辛苦工作有可能换不来业主的理解与尊重。“(业主)轻则就是抱怨,严重一点有些业主还会打人的。”维保员孙师傅告诉南风窗。

虽然他们很重要,但人们并不乐于见到他们。甚至有时只是定期维保,也会被误认为是电梯出事故。“电梯坏了,怎么又他妈坏了”,面对业主的不理解,赵渝告诉南风窗,“其实都是电梯定修、维保”。

最危险的时候,业主甚至会拿刀恐吓。

王立至今对2022年的那个被业主拿着刀冲面而来的夜晚印象深刻。

当时他负责的一个紧邻高中的小区公寓楼电梯困了十几个学生。接到了电梯困人的电话后,不到五分钟,王立便赶到了现场。救援过程也比较顺利,很快便成功将学生解救出来。

但更大的麻烦开始了。学生家长将其围住,指责其耽误孩子学习。在他试图解释时,一个男人拿着一把菜刀冲了过来,“我孩子马上要考大学了,要是因为这次被困影响他以后上大学,你就吃不了兜着走!”

他手足无措,只能不断道歉。

不过,这不是全部的危险。



更怕坐牢

“这一行有两大风险,要么电梯出事坐牢,要么自己不注意,出事噶了。”李寻告诉南风窗。

在正式从事电梯维保前,从业人员需考取T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经过严格安全培训才能正式上岗。

但实际操作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严格按照培训流程作业操作,“因为太耗时间了。正常上轿顶,流程分三步,先测厅门,然后要测检修,这个步骤可能都要六七分钟的。”维保员孙赫告诉南风窗。

新手缺乏电梯维保的敬畏之心,存在安全风险。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则会因盲目自信而导致安全风险。

从事电梯维保15年的蔡强,在更换钢丝绳、拆卸电梯配件时,身处七八米高的作业面,电梯表面又油又滑,“对自己技术过于自信,认为不会出事”,并未佩带安全带。但他知道,“抓不稳就掉下来了。”



排版里也有远方新手缺乏电梯维保的敬畏之心,存在安全风险。图为专业维保人员在维修更新电梯/图源:视觉中国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标准,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的作业,均被定义为高处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等防护装备。

但实际操作中,这一规定常被忽视。21岁的孙赫坦言:“其实现实中少有人用安全带,都没配。而且用那个也不方便,我不可能天天背个安全带,我一个工具包都 40 斤。”

在轿顶作业,检修是一道防线,急停又是一道防线。打开检修开关电梯进入低速、点动运行模式。在此模式下,电梯只能通过持续按压操作按钮(如“上行”“下行”)移动,松开按钮即停止,防止失控风险。急停开关按下后直接断开电梯主控电源或安全回路,电梯立即停止运行。

孙赫回忆去年轿顶作业时,忘记打开检修,电梯突然跑了。“刚好反应过来,直接拍(急停按钮)电就停下来了,那个很危险的”,他告诉南风窗,“有时候工作太累了,脑子可能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没有打到检(修)。”

除坠落、挤压,触电是电梯维保过程中又一重要风险。

在一次检查电气系统时,王立负责控制柜,搭档则去查看曳引机线路。王立打开控制柜,触摸一个继电器,感受它工作时的震动情况时,一阵剧痛传来。

搭档听到他的呼救,跑来迅速断掉电源。王立整个人瘫倒在地上,等缓过神来,发现右手食指和中指被电得发黑。

事后调查发现,控制柜里一根电线的绝缘层老化破损,被其他线路挡住,没检查到。



除坠落、挤压,触电是电梯维保过程中又一重要风险。图为电梯井内/图源:视觉中国

“这几年维保出事的都是年轻小伙子,(按规定)必须两人维保,但很少有公司可以做到。”李寻说,公司为了生存“搞几个实习生顶替”,实习生大多刚拿到T证“但刚拿驾照也不能(独自)上高速啊”。

而比起这些安全风险,更让他们担心的是电梯出事故后面临的刑事处罚。

刑法第134条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年 8月26日,湖南长沙发生一起电梯故障伤人事故,造成3名乘客不同程度受伤。两名一线维保人员后被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年10月18日,云南红河州弥勒县发生一起较大电梯坠落事故,造成4人死亡、16人受伤。使用、维保、检验单位20人被处理,其中两名电梯维保员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如果你只是罚钱还好,问题是你要负刑事责任的,谁会受得了?直接就几年起步,拿了几千块钱工资,还要负这个责任,实在太高了。”孙赫告诉南风窗。



有责任心难做电梯维保

“有责任心的干不了这行,没有责任心的也干不了这行。”赵渝告诉南风窗。

没有责任心的,工作敷衍,发现不了或忽视一些问题,把自己和电梯乘客的安全都抛诸脑后。

“我们招电梯维修工,最主要就是有责任心。技术后面可以慢慢培养,但责任心这一点我们是非常严格的,因为(这一行)做事要有担当。”湖北武汉一电梯公司老板红尚告诉南风窗。

但现实的另一面是,“你有责任心,你看哪里都不合格”,“去更换,电梯公司说咱们换不了,到物业了,物业说就这样(没法换),你干不干?不干我换另一个电梯维保(公司)。”李寻说。

在电梯维保上,物业为了省钱尽可能找一些便宜的维保公司,“ 200 块钱一个月,正常起码有 600(元)”,而为了抢占市场,维保公司相互压价,降低维保质量,维保成了走过场。

“以前的维保人员还算是个技术人员,现在的维保就是扫灰加个油就完事了,不需要太多的技术。”李寻告诉南风窗。

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一般来说,“维保时长不得低于30分钟”,李寻和孙赫告诉南风窗。

“老板让你半小时你就半小时”,李寻说,“按照规定,半月保那么多项,半个小时根本就完成不了。每一项都要去看,要是2层可以(半小时看完),10多层、20多层也半个小时是不可能的事。”

此外,本应使用单位(物业)来做的工作,物业不愿做便推到维保身上。

2023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第七十五条明确规定电梯使用单位需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和机制。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第七十五条明确规定电梯使用单位需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和机制

但是,这些工作可能会被物业推给维保公司,“你不做物业就换维保公司。维保啥都做,哪有时间去安心做维保,每天拍照就要100来张。”李寻告诉南风窗。到了关键时刻,监管部门过来查电梯保养的监控、电梯保养,基本一查一个准,“背锅的又是一线人员”。

压力加大的同时,当下对于电梯维保员的规范也越来越细化,这添上又一根“稻草”。

比如,2025年2月,浙江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金华市电梯维保作业人员信用记分管理办法》,将从2025年4月1日起实施‌‌。管理办法明确了记分依据和周期,一个记分周期为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最高分值为12分‌。

根据信用分值,对维保员进行奖惩。信用良好的维保员,可以享受优先承接维保项目、减免相关费用等优惠政策;信用不良的维保员,将受到限制承接维保项目、暂停执业资格等处罚。

“这个扣分制一实行,立马我就辞职不干,我认为几千块钱冒着生命危险,冒着被罚款的危险,然后再给我加这些条条框框,没有什么干下去的必要。”电梯维保员白波告诉南风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