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1.新浪财经:《台海观澜|驱逐大陆配偶,赖清德当局意欲何为》-2025-3-262.华夏经纬网:《赖清德办公室点不起灯 对美军购预算却暴增?》-2025-3-133.经济观察报:《台海观澜|赖清德当局出台“拒统17条”,但不敢触碰红线》-2025-3-174.环球网:《国民党民代谈陆配“亚亚”案,痛批民进党煽动对陆配仇恨、总在内部找敌人》-2025-3-255.东南网:《国台办:“‘台独’打手、帮凶迫害 台湾同胞恶劣行径举报专栏”举报踊跃》-2025-3-27

2025年3月25日,来自湖南的刘振亚因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与“统一”有关的观点,遭到台湾当局的驱逐,不得不与家人分离。

实际上,刘振亚几年前就曾发布过类似内容的视频,当时并没有引起任何关注。直到赖清德提出“拒统17条政策”后,这些言论才被当作她被驱逐的依据。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戴上“鼓吹武统”的标签

事情的起因是在今年三月初,亚亚在网上提到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她还特别指出,希望以和平方式达成统一目标,但如果台独势力执意挑战底线,也可能采取其他必要手段。

这样的表述很快被人举报给台湾当局,赖清德政府将其解读为支持“武力统一”,并迅速做出驱逐决定。



刘振亚(右)

面对突如其来的处罚,亚亚多次公开解释自己的立场。在离开台湾前的声明中,她强调自己从未提倡使用武力,而是期待两岸和平发展。她呼吁台湾当局重新审视这一事件,撤销不合理的处分。她的丈夫黄君宏也首次站出来为妻子辩护,证明她的善良本质。

在被迫离台前夕,亚亚写了一封《致台湾同胞的信》,详细阐述了她对两岸统一的看法。



亚亚在台湾抖音个人账号

作为一名大陆人,亚亚一直希望看到两岸和平统一。然而,她的某些表达却被台湾当局曲解成“主张武统”。这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误解,也是对大陆民众的污蔑。更何况,“武统”对亚亚一家并无益处,她的家人都生活在台湾,谁愿意看到自己的家乡陷入战火呢?

此外,亚亚还回顾了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关系的和谐局面,与如今赖清德推行的“肃清”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看着两岸关系日益紧张,以及赖清德不断触碰中方底线的行为,正是亚亚不愿见到的局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封饱含深情的信件,反映了众多在台陆配的心声。据调查,类似亚亚的经历并非个例。这些案例暴露出台湾社会对陆配存在的一些偏见。

而台湾当局将政治分歧延伸至民间,强行拆散跨海婚姻家庭,不仅漠视当事人的基本人权,还会加剧两岸民众之间的隔阂。这种行为显然不利于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也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



赖清德

赖清德加剧台湾紧张局势

赖清德上任后推出所谓的“拒统17条”政策,其中包括严格限制两岸交流、加强对陆配的审查、削减两岸经贸往来等措施。

这些政策让岛内气氛更加紧张,大陆配偶在台湾的生活变得愈发艰难。他们不仅要面对政策上的限制,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压力和歧视。

除此之外,赖清德还提出“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的说法,并增加对美军购预算。



赖清德

台湾当局还对军公教系统进行大规模排查,要求相关人员签署“效忠声明”。这份声明包括“坚决反对统一”“维护台湾主体性”等内容。

拒绝签署者将面临调职、降职甚至解雇的惩罚。这种做法在台湾社会引发广泛争议,被认为是在制造“寒蝉效应”。

除了亚亚被驱逐外,还有其他令人震惊的案例。例如,台北市某中学的郑姓校长因在社交平台转发“我爱你中国”的视频,被教育部门以“违反行政中立”为由调离岗位。一名叶姓警察则因为点赞大陆官方账号的帖子,遭到停职调查。



赖清德

更让军方担忧的是,台湾当局恢复了早已废除的军事审判制度,引发基层官兵强烈不满。

面对被迫离台的事实,亚亚正考虑通过法律途径争取重返台湾的权利。她已委托律师提起行政诉讼,质疑当局的处罚缺乏法律依据。

同时,她也在为可能将丈夫和三个孩子接到大陆生活做准备,包括考察居住环境、了解子女入学政策等。



刘振亚和女儿

这起事件影响到台湾30多万个陆配家庭,许多陆配表示现在说话做事都格外小心,生怕不小心触碰到当局的政治红线。这种如履薄冰的生活状态,严重损害了她们的心理健康。

这种社会分裂也让更多的台湾年轻人思考未来的出路。据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已有超过5000名台湾青年申请到大陆就业或创业,较去年同期增长近四成。他们普遍认为,相比政治对立,个人发展和生活质量更重要。



台湾民众

两岸对抗加剧

针对台湾当局的一系列行动,大陆方面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国台办网站开设专门举报栏目,收集整理台湾当局及其支持者迫害台湾民众的证据。举报系统开通仅9小时,邮箱便收到323封举报信!

同时明确表示,将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且追责期限没有上限。解放军还在台海周边水域举行了多次实战化演练,展示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



马英九

回顾近年来两岸关系的变化,在马英九执政期间,两岸关系经历过一段和平发展的黄金期。当时双方签署了多项经贸协议,民间往来频繁,互信程度达到历史高点。

然而,随着赖清德上台,情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不仅延续前任的对抗路线,还推出更为极端的政策,试图通过军事手段寻求所谓“安全保障”。

在“去中国化”方面,台湾当局的举措令人震惊。比如将护照上的“Overseas Chinese”改为其他表述,在历史教材中大幅删减中国历史内容,甚至将部分传统节日改头换面。这些做法引发岛内外广泛争议。



赖清德

台湾社会对这些变化的反应十分复杂。即使在支持民进党的群体中,也有不少人对当局的极端做法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这种高压政策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而在反对阵营中,多位政治人物公开批评当局的做法是在“玩火”。

普通民众则更关心实际生活。政客们天天谈论战争威胁,但老百姓只想要和平安定的生活。这句话说出了许多台湾民众的心声。他们担心政治对立会影响经济发展,损害民生福祉。



台湾百姓

赖清德的极端策略实际上是一场危险的政治赌博。他试图通过制造对立来巩固选票,却可能将台湾推向险境。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两岸关系,还可能影响台湾社会的长期稳定。

在这种形势下,尽管两岸民间交流受到阻碍,但联系并未完全中断。许多台湾民众仍通过各种方式与大陆保持往来,期待两岸关系能重回正常轨道。这或许是当前局势中最值得期待的一线曙光。



台湾民众

结语

赖清德驱逐大陆配偶的做法实际上是将政治分歧扩大到民间领域,强行拆散数十年的跨海婚姻家庭。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无辜的个人和家庭,也加深了两岸民众的隔阂。

对于两岸关系的未来,短期内可能会继续处于紧张状态。赖清德政府推行的“拒统17条”等极端政策,加上美国因素的影响,使得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尽管官方交流受阻,但民间往来的意愿依然存在,这种基层力量或许才是推动两岸关系回归正轨的关键。



赖清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