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五角大楼闹的沸沸扬扬的抓内鬼案,结局竟是白宫高官误将记者拉进群聊,泄密作战计划!

特朗普搭的这个草台班子这是准备要完蛋了吗?

据观察者网报道,特朗普政府一众高官在加密软件Signal上开"线上作战会议",结果手滑把《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戈德堡拉进了群聊。

美国国安顾问、国防部长、中情局长在群里热火朝天讨论轰炸也门的作战方案时,浑然不觉有个媒体大佬正在屏幕前疯狂截屏。

当美防长赫格塞斯把打击目标坐标、武器配置、攻击序列这些绝密信息往群里甩时,中情局长拉特克利夫还兴致勃勃地分享着机密情报。

这些本该封存在五角大楼保险柜里的资料,就这样被一群西装革履的政要当成了聊天群里的日常语句随意发送。

直到戈德堡把聊天记录写成《特朗普政府意外地给我发了它的战争计划》全网刷屏,白宫才惊觉自家作战计划成了全网热搜,这也令特朗普十分震怒!

泄密事件被曝的两个半小时后,特朗普才惊觉原来作战计划是怎么泄露的啊!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啊!



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表示:我为群聊拉错人负全责,但进群的记者也是个败类。

泄密丑闻曝光次日,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听证会秒变大型甩锅现场。民主党议员沃纳抡起道德大棒猛砸特朗普团队,痛批特朗普政府"让美国变得不安全"。

紧接着话锋一转强行扯上中国,声称加密软件可能被中俄攻破,甚至脑补出:中国招募美国情报人员,在白宫装了窃听器,专门等着接收美国高官群聊截屏的离奇剧情。

笔者想说,你们美国人自己泄密,这也能扯到中国身上吗?真是离谱到家了。

更讽刺的是,就在同一天,美国情报总监办公室刚发布报告把中国列为"最持久网络威胁"。

这边自家高官“愚蠢至极”,拉群都能手滑,那边民主党还帮忙开脱,反手给中国扣了顶黑帽,真是叫"贼喊捉贼"。

根据3月25日中国网络安全联盟发布的报告,美国才是监听窃密全球移动终端的那个“贼”。

从苹果手机到安卓系统,从通信基站到应用商店,美国情报机构打造了一条"数字流水线",把全球用户的隐私数据当自助餐随便拿。



五眼联盟的监听网络覆盖195个国家,连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手机都未能幸免。

白宫政客们张口闭口的"5G安全威胁",现在看来更像是为自家监听帝国打掩护的烟雾弹。

我国外交部一针见血的点明,美政府停止利用全球供应链实施恶意网络活动,可谓是无孔不入、无所不在。

这次的这场群聊丑闻暴露出特朗普政府的三大硬伤:

首先是数字时代的低能操作,集体性专业素养缺失。Signal作为主打端到端加密的通讯工具,本应是安全首选,结果被官员们用成了"定时炸弹"。

从拉错人进群到随意发送机密文件,整套操作堪称灾难级信息安全示范。

其次是白宫官员的大批量离职,造成交接混乱。美国国会研究处报告显示,特朗普执政期间官员离职率高达92%,创二战以来最高纪录。

频繁换将导致团队配合度断崖式下跌,这次群聊乌龙不过是长期混乱的必然结果。

最后是集体性专业素养缺失。从副总统到国防部长,竟无一人意识到在私人社交平台讨论作战计划的危险性。

更讽刺的是,18位军政要员朝夕相处,居然没人发现群里多了个媒体人。



中情局长拉特克利夫在听证会上辩称"以为这是工作群",这种辩解比泄密本身更可怕——连情报头子都分不清公私通讯边界,普通官员的安全意识可想而知。

追根溯源,问题出在特朗普的"朋友圈治国"。据统计,其内阁成员中41%没有相关领域经验,大量启用竞选功臣、商业伙伴甚至真人秀嘉宾。

这种"任人唯亲"的用人策略,造就了美国史上最外行的执政团队——正如《华盛顿邮报》吐槽:"这不是白宫,是马戏团大篷车。"

这起泄密丑闻将如何收场呢?特朗普搭的草台班子是否就此全军覆没?

按常规操作,此刻本该启动三重追责机制:司法部调查、国会听证、总统问责。

但掌控司法部的特朗普怎么可能让亲信们受罚?

联邦调查局敢查顶头上司?他们要是敢查,估计第二天局长就得去领失业救济金。

国会那边也别指望,共和党议员们的前途都捏在特朗普手里,谁敢弹劾自家总统?更何况民主党还虎视眈眈的盯着,谁也不愿妄动?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变成了"三权摆烂",监督制衡自然成了摆设。有网友戏称:"现在能监督白宫的只剩TikTok网红了。"



这出闹剧暴露的不仅是某个团队的失职,更是整个美国政治生态的癌变。

当政府要职成为政治酬庸的筹码,当国家机密沦为聊天群的谈资,当权力制衡变成党派互撕的工具,所谓的"民主灯塔"早已锈迹斑斑。

更可怕的是,这种荒唐正在常态化。从"推特治国"到"群聊定策",特朗普团队把国家治理玩成了真人秀。

而7000万选民居然买单这种"政治娱乐化",这才是最值得深思的。当民众开始享受这种"政治真人秀"带来的刺激感,民主制度的根基已在悄然松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