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互助保障如同一股温暖的力量,正悄然改变着每一位职工的生活。去年,辽宁省参加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单位4438家,同比增长135.1%;覆盖职工6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28.33%;受益职工2.25万人次,同比增长31%。
这份数据背后,是千百万个职工在互助保障活动中受益。自2023年全国职工互助保障组织提质扩面工作会议后,辽宁省总工会在全总、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的指导下,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扩大互助保障服务范围,将互助保障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高位布局,绘就互助保障新蓝图
辽宁省总工会党组把职工互助保障作为服务职工群众的大事来抓,高起点谋划,成立了辽宁省总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管理委员会,推行授权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沈阳办事处代行省级统筹管理职权的模式。
与此同时,辽宁省总工会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与多个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共同推动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的出台,如“以奖代补”、“经费返还”等,不仅为职工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也激发了各级工会参与互助保障工作的积极性。
2024年省总工会为各市总工会、省直单位开展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提供资金支持1100余万元,使互助保障政策惠及更多职工。同时,省管委会聚焦人员管理、资金使用、人员评价等根本性、关键性方面,制定印发《辽宁省总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管理委员会管理办法(暂行)》等制度6项,不断推进全省职工互助保障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优化待遇,职工福祉再添新保障
辽宁省总工会不断丰富职工互助保障项目,从最初的“在职职工综合、女职工特殊疾病”两个项目,到如今涵盖“在职职工综合、住院津贴、女职工特殊疾病、重大疾病、意外伤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意外伤害”等六个项目。
在一次意外中,职工张森(化名)因意外雷击导致大面积烧伤,突如其来的意外给家庭带来沉重打击。但因单位统一参加了一份每人每年130元的在职职工(住院+重疾+意外)综合互助保障活动,根据伤残程度,职工张先生获得意外伤害互助金32000元。职工赵丽(化名)在查出乳腺癌后,及时申领到了60000元的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金,为她的治疗和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
今年辽宁省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将继续升级。其中,保障种类将新增“短期意外伤害保障”;“在职职工重大疾病保障”将增加猝死身故互助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意外伤害保障”中的意外伤残和身故互助金赔付金额将提高至5万元。职工的选择更加多样,保障更加全面。
数字赋能,创新服务开启新篇章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辽宁省总工会开发建设了辽宁省职工互助保障活动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智能运行。职工在申请互助金时,只需通过手机小程序或微信公众号提交一次申请,系统就能自动与住院信息进行数据匹配,实现“一键申报”、“即申即享”。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报销手续繁琐、审核工作繁重等问题,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同时,与省卫生健康委组建的职工互助保障医疗专家库,更是为审核工作提供了专业性和权威性的保障。
辽宁省总工会深入落实职工互助保障提质扩面增效要求,持续推进辽宁工会职工互助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不仅为职工提供了更加全面、便捷、高效的保障服务,也为全国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提供了“辽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