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美国蒙大拿州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日前抵达北京展开访问。据悉,戴恩斯此行将在北京同多位中方人士展开互动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对澎湃新闻表示,作为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首个访问中国的共和党阵营高级别官员,戴恩斯访华对于中美互动而言能发挥一定的稳定作用,“作为议员来中国走走看看、了解一些情况、见一些人,在任何时候这种访问、这种互动都是积极的”。近段时间,中美之间的会晤次数明显增多。
据微信公众号“北京对话”消息,近日哈佛大学教授、“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与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美、驻日大使崔天凯,北京对话联合创始人李世默,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就多极化视角下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世界新格局下的战略竞争与合作、美国政治动态与对话政策、中美科技竞争新局势、俄乌冲突与地缘政治安全、未来全球贸易与跨国供应链风险研判等展开对话,深刻剖析在全球新格局下的中美关系未来。
特朗普(资料图)
这场闭门讨论被冠以"中美博弈新格局"的名头,参会阵容颇有讲究——72岁的外交老将崔天凯亲自坐镇,这位既当过驻美大使又做过驻日大使的资深外交官,带着中美两国政商学界代表们展开了深度对话。虽然具体谈了什么没对外公布,但至少让华盛顿方面听到了来自中国战略界的声音。要说这中美关系,自从特朗普掀桌子搞对抗开始,这两年的较量就没消停过。如今连智库专家都感慨,两国博弈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
在戴恩斯抵华当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虽多次强调"欢迎各界人士交流",但对元首会晤的可能性仅以"没有信息可以分享"轻描淡写带过。这种谨慎态度源自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反复横跳。就在戴恩斯启程前一周,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接受采访时再度抛出"不许大陆对台动武"的论调,其措辞之强硬与特朗普政府修改"美台关系事实清单"的举动形成政策闭环。据美国国务院官网显示,新修订的涉台表述不仅删除"不支持台独"的承诺,更暗示台湾问题的解决需"双方都能接受"。
戴恩斯(资料图)
中国已多次明确告知美国,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跨越的红线,可美国还是铁了心在台湾问题上不断虚化掏空歪曲一中原则,频繁对台军售、加强美台军事勾连、炮制损害中国主权的涉台法案文件。从之前的 “豪猪战略”,到出台 “2023 财年国防授权法案” 向台湾提供 “军事援助”,再到 2024 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助台军打造 “不对称防御战略”,美国一直在武装支持 “台独” 分裂势力,为其 “递刀子”“送枪炮”,但这一邪恶阴谋注定不会得逞。
最近特朗普的言论显示出他急切希望与中国进行高层对话。在接受采访时,他主动告诉媒体,期望能很快与中国领导人见面。特朗普为何如此急迫?根本原因在于他的三板斧已经无效,但中国依然稳如泰山,反而与中国有紧密合作关系的美国企业开始感到焦虑,纷纷前往白宫。由于特朗普实施的关税政策,导致他们在与中国企业合作时面临过多的不确定性,严重阻碍了商业交流。以美国媒体的报道为例,中国已经至少连续40天未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的招数可能对其它国家管用,毕竟面对一个超强的美国,如果没有没有足够的手段来与美国进行博弈,就只能屈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前些日子在白宫的遭遇,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态度强硬的前提,首先必须是自己“够硬”。中方不断升级的警告,正是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的体现。中方这次反应迅速,说面对美方的无理打压,中国其实早就做好了准备,有各种各样的“预案”。从这方面来讲,美方遏制中国的目的最终不可能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