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
十年前,一封简短的辞职信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
上面写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封信在网络上掀起热潮后,大家纷纷称其为“史上最富有情怀的辞职信”。
时至今日,这句话依然是网友们表达情感的热门用语。
35岁从体制内稳定的工作岗位上离开。
和相识仅两个月的于夫闪电结婚。
之后又投身民宿行业成为老板娘。
她的生活轨迹让许多人羡慕不已,也成为追求自我实现的经典案例。
十年过去,本以为她会周游世界。
没想到传来的却是回乡、重新工作的消息。
质疑声如同潮水般涌来。
难道她后悔当初选择离职外出闯荡了吗?
顾少强是否对辞职感到后悔?
这位在网络上引发轰动的女教师名叫顾少强。
是河南省实验中学的心理辅导老师。
这所学校属于省重点。
里面的师资力量自然非同一般。
说实话,从旁人角度看。
在省实验中学任教是一份相当体面的职业。
她从大学毕业来到这里,已经工作了整整11年。
体制内的职业,稳定性极高。
然而面对日复一日毫无变化的日子。
甚至不用猜测,就能预知明天的生活模式。
上课、开会、编写教案、处理各种事务。
一直以来,她在众人眼中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女孩,人生一路顺遂、按部就班。
曾经就读于河南师范大学。
毕业后进入河南省实验中学担任教职。
35年的岁月,她一直这样度过。
可是她内心深处对于远方的向往始终无法放下。
2015年4月13日,她毅然决然地递交了辞呈。
与男友一起前往成都开设了一家民宿。
2022年,她从成都返回家乡郑州。
2024年5月20日。
在接受采访时,她介绍自己是一名心理咨询师。
从教师到民宿老板再到心理咨询师。
她的身份不断变换,对自己从未设限。
这也让大家对她为何回到老家充满好奇。
她说定居成都后,把母亲接了过来。
但成都气候潮湿多雨,阳光稀少。
这样的环境让人难以适应。
更别说那些患有风湿或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了。
因为母亲不习惯当地气候,想回家乡。
她便带着母亲一同回到了郑州。
年轻时,母亲支持她去探索世界。
而当母亲表示身体不适想要回家时,她也充分尊重了母亲的想法。
回到郑州后,她重拾心理咨询事业。
并从事着心理咨询师的工作。
偶尔还会通过直播分享心得,发布视频。
可以说,维持家庭生计完全不成问题。
不过,她选择回归家乡这一举动总有人认为她是勉强支撑。
觉得这样的生活方式显得有些暗淡无光。
那么她真的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了吗?
在采访中,她坦率地提到有公司愿意出价百万请她代言。
面对巨额诱惑,她毫不动摇。
不愿成为公众人物,反而宁愿借钱也要开民宿。
谈及内心真实想法。
她说自己并不后悔当年所做的决定。
非常庆幸在35岁这个年龄阶段,能够追逐自己的梦想。
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
既然这是她向往的生活,“看世界”的日子是否真的如她所愿呢?
向往的远方与日常琐碎生活的碰撞
2015年,她向领导提交了辞职申请。
辞职信需要经过层层审批。
但她早已购买好机票。
计划与男友于夫前往成都旅行。
时间紧迫,她选择提前离开并与男友汇合。
她与于夫的缘分早在辞职前就已经开始。
那时,她到大理游玩。
大理以其秀丽的风景闻名遐迩。
自然而然吸引了一批文艺青年。
于夫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于夫的形象与咖啡厅格格不入。
身材魁梧、穿着朴素、手上布满纹身。
尽管看起来很有距离感。
却像是一道独特的光芒照亮了顾少强的生活。
他们逐渐聊起天来。
一谈才发现,彼此对文学和创作有着独到见解。
并且热爱生活,三观一致。
于是两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辞职后,她与男友于夫前往成都街子古镇旅游。
都觉得这里是适合居住、充满诗意的地方。
当即决定留下来开一家民宿。
拿出多年积攒的所有积蓄,还向朋友借了100万。
在成都开设了一家名为“远归客栈”的民宿。
2015年,他们在客栈举行了简单婚礼。
除了新人外,仅有好友和亲人出席。
婚礼一切从简,没有鲜花和婚纱。
就像一场普通的朋友聚会。
大家一起聊天、饮酒、品茶。
她并不拘泥于世俗规则和看法。
2016年12月,女儿出生。
原本以为他们能为女儿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结果却是。
生意惨淡,民宿名气不足。
自然也就缺乏足够多的顾客。
收入无法满足经营成本、支付员工工资等需求。
2020年受疫情影响,民宿宣告破产倒闭。
背负50万债务,这是经济方面面临的问题。
在经营民宿期间,她经历的生活与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员工离职、追求梦想。
清洗床单、套被套、刷马桶。
烹饪做饭,修理电器样样精通。
虽然过上了渴望的生活。
自己还是在忙碌工作,甚至比之前更加操心、更加辛苦。
也就是说,生活并非充满诗意与远方。
更多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真实日子。
2月23日,于夫在社交平台上更新动态。
他自称“在下只是一个孤独的浪子”。
从他以往的表现来看,他骨子里有着文人的气质。
自然是向往四处漂泊,追寻梦想的生活。
这一言论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猜测,他们是否已经离婚分手。
否则,作为有妻子有女儿的人。
怎么会说出孤独这样的话。
也有人说可能是两地分居。
导致感情淡化,更有人觉得。
婚姻无法束缚自由的灵魂。
他更适合无拘无束,畅谈天地的日子。
目前,顾少强的女儿与她共同生活。
在女儿教育方面,她有着独特的理念。
她说自己是一位不扫兴的母亲。
不会随波逐流购买学区房,也不会给女儿名校压力。
也不会随意给孩子报补习班。
甚至在女儿正在上课的时候。
带她收拾行李,说走就走踏上旅程。
她女儿7岁时,已经游览过十多个城市。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她为孩子营造了与众不同的绚丽生活。
如今,开民宿欠下的债务已经偿还完毕。
她实现了开客栈的梦想,欣赏了应看的风景。
人生从来不设限,也不规定下一步行动。
但她热爱生活,为生活努力奋斗的本质不会改变。
希望她未来越来越好。
旅行与生活态度
当下,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观点。
例如20多岁去旅行和40多岁旅行完全不同。
20多岁充满激情与活力。
40多岁则缺乏20岁时的热情。
似乎大家将旅行这件事过于神化。
认为生活中应该充满不确定性才好。
渴望在单调的生活中激起涟漪。
但实际上,用心过好每一天也是一种幸福。
没去旅行的时候,我们可以为旅行做准备。
比如锻炼身体。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这是保持健康的一种途径。
如果旅行目的地是一座山,那么提前锻炼。
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充满活力岂不是更能助力旅行吗?
其次,坚持储蓄。
现在许多年轻人热衷特种兵式旅行。
一天打卡多个城市。
但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在赚钱的同时继续储蓄。
为未来的旅行奠定基础。
再次,阅读书籍。
都说年纪渐长内心的激情会逐渐消退。
但经历与阅历带来的内涵只会日益丰富。
特别是阅读,书中汇集了各方作者的观点。
读完之后,相信很多人的人生态度会从向外探寻转变为向内觉醒。
对旅途中的景色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结语
顾少强当初的一封辞职信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一时之间旅行成为了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但是无论如何,立足当前的生活。
有能力选择生活方式同样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2015-10-10——观察者网——辞职看世界”女教师大婚 婚礼在与老公于夫合开的客栈举办
2024-02-05——中国网——8年前辞职“看世界”的女教师,如今又回到了老家
2021-08-02——大河报网——报道8年前爆火的那个辞职女教师,情怀实现了吗?回答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