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地理要趁早

出品

阿联酋

“造山引雨”

缺水原因

造山引雨

其他措施

让我看看

“造山引雨”

来自水贵如油国家的逆天改命计划

顾名思义

造一座山来增加降水量

听起来unbelievable

实际上也很unbelievable

那就来看看是否可行



01

阿联酋缺水的原因

Ⅰ.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少+蒸发大

  • 降水量极低——阿联酋为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不足100mm,且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冬季2-3月份。

  • 气温高——热带地区夏季气温超过40℃,几乎全年高温。

  • 蒸发量巨大——干燥的气候使地表水迅速蒸发,年蒸发量2000mm以上,远超降水量,导致水资源极度匮乏。

2.地形地貌:地形平坦+地貌单一

  • 地形平坦——阿联酋东北部存在山区,大部分地区为平坦的沙漠,一望无际,缺乏高山,导致难以形成地形雨。

  • 地貌单一——大片的沙漠地貌导致降水难以形成地表径流,故阿联酋境内几乎不存在河流,地下水成为主要水源。


3.海陆分布:海洋性弱+副高控制

  • 地理位置——阿联酋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东部与阿曼相连,西接沙特阿拉伯,北濒波斯湾。虽临海但大部分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热,且波斯湾水域较小,故水汽含量也较低,使其海洋性不显著。

  • 盛行风——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干燥且稳定,不利于降水形成。冬季盛行东北信风,携带一定水汽,但由于地形等因素,阿联酋境内缺乏一定降水条件。


4.土壤:沙土贫瘠+缺乏植被

  • 土壤类型——阿联酋土壤以贫瘠沙土为主,粒级大,保水能力差。

  • 植被稀少——常年缺水导致地表缺乏植被覆盖,土壤发育水平低,肥力差,植被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形成恶性循环。


Ⅱ.人为原因

1.人口:人口多+城市化

  • 人口增长迅速——自1975年以来,阿联酋人口从50万增长到1000万+,居民用水需求激增。

  • 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水资源集中消耗,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


2.经济:石油经济是把双刃剑

  • 石油经济发展迅速——由于当地是由资源十分丰富,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石油开采、炼化等产业均为高耗水产业,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


3.农业:用水多+效率低

  • 农业用水量大——农业为阿联酋的主要用水部门之一,占全国用水量的70%以上。

  • 灌溉效率低——除部分经济技术发达城市外,农村等落后地区灌溉技术有限,传统的漫灌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技术发达地区的垂直农业较发达)


4.政治:政策不到位

  • 政策无力——所采取的优化水资源管理等措施效果有限,仍需继续完善。

  • 国际合作有限——中东地区政治不稳定,各国家间合作有限,且大部分国家均处于缺水的危机中。


02

“造山引雨”计划

Ⅰ.理论依据

造山引雨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地形雨的形成机制,通过人为建造高山,迫使湿润空气抬升,冷却后形成降水。


Ⅱ.选址分析:湿润+地形+气候+成本

  1. 空气中含水量较高:东部沿海地区靠近阿拉伯海,海洋蒸发为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平均湿度高于内陆沙漠地区。

  2. 地形条件:东部原有的山地基础为造山引雨计划提供基础,减小了造山的难度。(比如:哈杰尔山脉)

  3. 气候条件:冬季盛行西南风,将阿拉伯海的湿润空气吹向东南沿海地区,沿海气温较低湿度较高,利于水汽凝结。

  4. 建设成本:阿联酋东部沿海地区地质条件相对稳定,交通便利,靠近主要城市。(如:富查伊拉)


故东部沿海为造山引雨最佳选址❗

Ⅲ.可行性

  1. 气候:阿联酋本身为热带沙漠气候,特点就是高温少雨,即使造山,也可能无法形成足够的降水,因为空气中水汽含量有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啊啊)

  2. 山体高度:在一定的高度上,山体越高,越容易形成地形雨,(超过该高度,降水量将有所下降)但山体高度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建设成本的增加和技术难度的增加。

  3. 建设成本:造山引雨为大型工程,需要巨额资金和技术支持,成本极高,且几乎相当于公益项目且回报周期长。(但阿联酋有钱啊!这都是小问题!)

  4. 发展旅游:造山引雨工程大且世所罕见,建成后可作为旅游地进行开发,带动阿联酋旅游事业发展,打破经济过度依赖油气资源的现状,增加经济稳定性。


总之,造山引雨在理论上有一定可行性,但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挑战,短期内还是难以实现。

03

其他解决措施

Ⅰ.开采地下水

最直接且成本最低技术难度最小的水资源获取途径,但过度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需限制开采量,在沉降严重地区适当进行地下水回灌。

Ⅱ.海水淡化

为阿联酋提供了最主要的生产生活所需淡水,但成本高,能源消耗大,且会产生高盐度废水,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Ⅲ.水资源循环利用

属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可将废水处理后用于工农业用水,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达到节约用水的效果,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但需要更加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

Ⅳ.进行战略用水储备

通过兴建水坝等工程,增加战略水资源储备,在雨季拦蓄暴雨径流,补充地下水,但长期蓄水也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地盐渍化。



很高兴你读到了这里

接下来是鸡汤环节

放轻松 好好享受地理的乐趣~

小小分享


来自网友的一段话:如果你真心喜欢地理,此后你会多一根神经看世界:看山不再是山,是背斜向斜;看水不再是水,是流蚀堆积;晚上你海边漫步,吹的是陆风;你住在山谷,就能感受山谷风;抬头看见太阳时会发现这个世界和昨天又有一点不一样;雨滴落在你脸上时,你能感受到它曾流淌在太平洋的痕迹;看着天上的星星,你会感概地球不过沧海之一粟。

如果你真的热爱地理,地理题便不再枯燥,藏在其中的是我们还未曾抵达过的世界,地理的秘密是委婉的,就像同处于东八区的你我此时都在阅读这句话。

(文章图片部分源自网络)

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哀牢山

探索美丽又危险的哀牢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