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这几天韩国最大的新闻是李在明二审结果已出,被判定无罪,可以参加总统选举。尹锡悦“戒严案”结局未明,但期待对手自己栽跟头的企图显然失败了。

但韩国最近的新闻中震惊我100年的新闻是这个:海外收养儿童,居然曾经是韩国政府赚钱的一个手段,并且长达几十年年。

最关键是,这信息是韩国自己的调查机构曝光,再由CNN转发的,精美精韩们应该无话可说。更何况,如果不是出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之下,韩国是否会那么积极改进还很难说。

所以,韩国的崛起,不但要感谢为国牺牲的一代又一代女性,还有这些可怜的孩子。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韩国“儿童出口”这件事。



先说结论

自1950 年代以来,已有超过 200,000 名韩国儿童在海外被收养(有记载的),这催生了一个庞大而有利可图的收养行业。

韩国政府曾在1950-1980年代通过收费政策推动婴儿海外收养,但该制度已于21世纪逐步废止。

韩国政府于2024年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承认历史收养政策存在系统性欺诈(如伪造孤儿身份、隐瞒生父母信息),并承诺赔偿受害者。调查显示,仅15%的被收养者成功寻亲,反映出历史政策的长期创伤。

讽刺的是,在这几十年中,韩国的出生人口是一路下跌的,直到2024年才9年来首次回升。



韩国婴儿海外收养的几个历史阶段,下图为省流版,详细内容继续往下翻:



遗留问题:

超80%被海外领养者无法追溯原生家庭,因出生记录被销毁。

部分机构仍通过“灰色渠道”运作,如隐瞒儿童健康信息。

朝鲜战争(1950-1953)后

韩国出现大量战争孤儿和混血儿童(美军与韩国女性所生)。政府为减少社会负担,于1954年成立“韩国儿童养护会”,开始系统性将儿童送往海外收养。

此时收养被视为“社会问题解决方案”,政府通过私人机构(如霍尔特儿童服务机构)处理收养事务,每例收养向美国家庭收取约1.5万美元费用,政府从中获取外汇收入。



制度性扩张(1960-1980)

1961年《儿童福利法》首次确立国家对儿童保护责任,但实际操作仍依赖私人机构。

1976年法律修订:简化收养程序,允许“代理领养”(无需父母到场),并将收养范围扩大到贫困家庭和未婚母亲子女。

经济驱动:政府将海外收养作为创汇手段,高峰期(1980年代)每年收入达9000万美元。

欺诈普遍化:收养机构伪造儿童背景(如谎称孤儿)、向医院付费获取婴儿,形成“婴儿工厂”产业链。

军政府时期(1979-1988)

在全斗焕的军事独裁统治下,韩国政府对收养行业非常支持,政府甚至任命军事领导人为收养机构主管。仅在1985年,就有8837名韩国儿童被国外收养。

一份1988年军事统治时期的官方文件中,政府将收养行业比作“贩卖儿童”,对收养机构之间的竞争、从医院、产房和地区办事处购买儿童的合作网以及儿童档案的维护不善表示担忧。

菲尔西克说:“某些情况下,当生孩子的妇女是单身母亲,或者对方似乎无力支付医疗费用,医院会给收养机构‘牵线搭桥’。”

他说,如果孩子送往收养机构,“机构会支付医院费用”。菲尔西克估计,按今天的币值计算,每介绍一名收养儿童,医院将获得约1600英镑(人民币约14358元)。他说,受益于这些非法计划,参与其中的少数医院工作人员的年薪将翻一番。

根据韩国政府文件,在1988年和1989年,进入韩国四个收养机构的所有儿童中,有一半以上是直接从医院和产房送来的。

策转型时期(1990-1999)

延续战后政策,通过国际领养缓解单亲母亲污名化、贫困等社会问题。允许收养机构主导流程,父母无需赴韩即可通过文件和照片选择儿童,缺乏资格审查。

90年代开始试图改革,但一桶操作猛如虎,结果却是250,海外收养还是国内收养的三倍以上。

1995年修订《孤儿入养特例法》,要求收养机构注册资金提升至5亿韩元(约合380万美元),淘汰小型私营机构。

推行"国内收养促进运动",政府补贴从每例50万韩元(1990年)提高至200万韩元(1999年),国内收养占比从15%升至31%。

1997年实施《家庭关系登记法》,强制新生儿出生登记率从72%(1990年)提升至98%(2000年),减少"无名婴儿"现象。



系统化改革期 (2000-2010)

亚洲金融危机(1997-1999)导致收养量短期回升后,政策加速转型: 程序透明化:2007年实施"五个月保留制",要求儿童须在国内等待至少5个月才可涉外收养,推动国内收养量在2010年达1462例,首次超过海外收养(1460例)。

费用管控:2008年设定收养手续费上限为1500万韩元(约1.3万美元),终结机构暴利(此前平均收费达4000万韩元)。

国际合作:2010年加入《海牙跨国收养公约》,废除"代理收养"模式,要求收养家庭必须实地接触儿童。

法治化深化期(2011-2020)

2011年《特别收养法》实施带来根本性变革:

司法介入:所有涉外收养需经家庭法院审查,2013年驳回率达18%(主要因文件不完整或动机存疑)。

身份溯源:终止匿名收养,要求生母提供DNA样本存档,2020年寻亲成功率达27%(较2010年提升19个百分点)。

历史清算:2019年成立"跨国收养真相调查组",审查发现34%的1980-1990年代档案存在虚假信息(如虚构孤儿身份)。

立法改革(2020年至今)

2023年与美、法等国签订《被收养者权益保障协议》,建立跨国医疗补助与养老金转移制度。

2024年立法改革,通过《国际收养法》和《国内收养特别法》,规定收养流程由政府主导,取消私人机构收费权。撤销民间机构审批权,改由保健福祉部与国立儿童权利中心直接管理

小结:

以上信息,如果不是因为国际社会施压,韩国自己曝光,谁能相信这是发达国家韩国,谁能相信这样的黑幕延续到如今。这样对比起来,我兔用几亿衬衫换一架飞机也不算太心酸了,哎……

然而这不是最恐怖的,我们来看两则旧闻:

一个韩国儿童放学路上,被警察带到福利院,强行被收容,从此进入地狱。



申明:本人采用多个信息源的数据整理,不能保证完全正确,仅供了解趋势和变化,如果错漏,请评论区补充,谢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