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上最近传出令人心碎的消息——一名23岁的俄罗斯士兵因无法承受战争压力,在前线战壕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士兵自杀事件已超400起,实际数字可能更高。战地心理医生安德烈透露:“多数人不是怕死,而是扛不住没完没了的炮击、战友的惨叫,还有永远等不到的轮换。”
这名自杀的士兵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参军前是电工。战友回忆,他曾在日记里写:“每天睁眼看见的都是冻土和裹尸袋,连做梦都闻得到火药味。”死前一周,他收到未婚妻分手信——姑娘说等不起一个“不知哪天回来的人”。



乌克兰这边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基辅一家民间心理援助组织称,每月接到超200个士兵求助电话,有人哭着说:“我宁愿被子弹打死,也不想再听见孩子哭声的幻听。”乌军医疗兵玛丽亚告诉记者,最让她破防的是抢救过一名吞枪的士兵,那人苏醒后第一句话是:“对不起,我没死成。”
国际红十字会去年在哈尔科夫开设的战地心理诊所,半年接待了1300多人。负责人说:“有人一进门就崩溃,说想抱着地雷自爆,因为炸药比人心温暖。”更扎心的是,许多士兵拒绝治疗:“怕被当成逃兵。”



专家分析,这种悲剧背后是缺乏专业心理疏导,乌军虽接受北约培训,但高压环境下收效甚微。欧洲某军事顾问透露:“双方现在更缺心理医生而非弹药,但没人愿意公开承认。


当战争变成绞肉机,最锋利的刀不是子弹,而是绝望。那些撑过枪林弹雨的士兵,可能倒在一瞬间的心理崩溃里——这事比死亡更残酷的是,到死都被称作“伤亡数字”。
(本文信息综合联合国报告、国际红十字会公开数据及战地医护人员访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