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凡超
最高人民检察院3月27日发布了江西省人民检察院督促农用薄膜污染治理行政公益诉讼案等10件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为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办理此类案件提供指引。
本次发布的案例涉及面较广,包括耕地保护、农村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安全生产、农村特殊人群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展现了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在服务乡村振兴各个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其中有3件涉及耕地保护,检察机关通过办案,督促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职,包括助力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提升耕地质量确保粮食产量、收回被挪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等多个方面。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上,检察机关通过办案促进农村厕改落实落地,在履职过程中兼顾脱贫人口收入提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此外,检察机关高度关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通过履职推动保护传统村落,加强乡土文化能人扶持,促进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多、防骗意识较弱,极易成为违法犯罪分子侵害的目标。在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诉毛某等人侵害农村老年人个人信息权益民事公益诉讼案中,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锁定高危账户,通过办案督促保护农村老年人个人信息,并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优化行政服务,切实保障农村老年群体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