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绝望了、师范生人麻了,说好的教师是养老职业,竟然变成了内卷严重,岗位需求量严重下降的头疼行业。
在职的老师们绞尽脑汁的“拼技能”,门外的毕业生,削尖了脑袋的想挤进来,不乏一些名牌高校的高材生。
学历、技能都成为了教师入职的必看关卡,这种情况跟生育率下降有很大关系。
孩子们出生的少了,学校招生的数量则相当不理想,有些尴尬的学校,不仅要减少班级,还要减少座位数。
更有甚者直接关停学校了,孩子们一年比一年少,课桌上的灰却越来越厚,对比几年前的生娃盛况,如今的局面,相当于每天都有一所中学规模的孩子消失。
同样学生少了,多余的老师便沦为了累赘,以至于出现了老师比学生多,招聘教师人员大幅度下降的情况。
教师职业作为铁饭碗的存在,现在彻底不好混了,据不完全统计,23年全国小学关闭了快六千所,幼儿关停了上万所。
足以见得,教师行业深受打击,那么问题来了,之后的教师行业该何去何从?铁饭碗能保得住吗?
1. 教师不吃香了
你绝对想不到,有朝一日,教师行业会变成令所有老师头秃的“老折磨王”,学生数量少了也就算了,关键本就艰难的评职称,更加难上加难。
老师们不由得焦头烂额,不光要带班,还要写论文,堪比六边形展示,而不擅长课题研究的老师“有难了”。
明明能力强、觉悟高、评价好,就因为不会课题研究,次次评职称都轮不上,哪怕白天忙的脚打后脑勺,夜里熬油点灯也的恶补论文,也无济于事,不给过就是不给过。
接连几年下来,再好的耐心都要大爆发,说好的实力决定一切呢?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蛮不公平的,要是样样差的老师,只因会研究课题,轻松过关,对尽职尽责的老师来说妥妥的扎心。
可这还不算完,想当初,老师行业都是资历决定一切,老教师代表着经验丰富,可年轻加班风还是吹到了教师界。
应届毕业生工资低还能干,主打一个廉价劳动力,花最少的钱,办最多得事,领导不要太爱了,要是会点剪辑,将更得宠爱。
亦或对软件运用的得心应手,跟得上时代的科技步伐,势必会在一众老师里一骑绝尘。
年老的教师,在这方面自然没什么竞争力,着实风水轮流转,另外,伴随着生育率严重下降,孩子的教育逐渐演变成了两个极端。
有条件的家长挤破了头,将孩子往重点学校塞,没条件的则依然在山区、农村,且学生的数量肉眼可见的下降。
教师们也犯了难,学生变少,很多中小学都撤并了,老师们只能转去别的岗位,继续留下来吧,学生少得可怜,前途一眼望到头。
似乎怎么走都是岔路口,当然大城市的重点学校,从不缺学生,并出现了学生泛滥的情况。
而山区、农村的学生,流失的很严重,老师的岗位的确是还在,可没有学生了,这种对比强烈的局面已经成为了常态。
困境形成,肯定要想办法解决,专科老师过多,那就转科吧,教什么不是教呢,体育、美术都是老师岗位。
可见未来,语、数、外的老师们,跨科教学指日可待。
2. 教师职业变“饥饿游戏”
教师岗位的稀缺,以至于竞争力变得压力山大,主科老师俨然成为了抢手货,名校毕业生、常春藤留学精英,全盯着主科老师的职位虎视眈眈,学校招聘仅仅只要一个老师,得到的简历就足足有上千份。
要说所有老师岗位都是这么竞争激烈吗?倒也不是,体育、美术、音乐,这些老师岗位则空空如也。
压根没有人问津,冷清得不可思议,随着AI深入生活中,老师们也解放了双手,用AI备课,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不光能自动批改作业,还仅需十分钟就能生成备课ppt,属实不要太方便,此外,学生们的口语练习,也可以用AI辅助,大大提高了英语的效率,老师们对AI软件的应用,必须与时俱进。
现在重点学校招聘老师,不单单要会教课,心理学也得懂点,学历肯定得是硕士、研究生。
有些为了竞争上岗,那是技能一抓一大把,编程、无人机使用等,全部成为了入选的必修课。
重点学校的老师招收人数少,但架不住山区老师泛滥成灾,十几个学生,老师就一大把。
进不了重点学校,那就向山区、农村进攻,全是主科老师,副科老师们反而陷入了没人的窘境。
有些学校招聘舞蹈老师,年薪不要太优厚,即便是这样的条件,仍旧没人跃跃欲试。
明显成为了冷门职位,当然山区、农村的老师资质跟城市的没法比,有些专业人才应聘老师,直接甩了别人八条街。
好比教音乐课的是钢琴演奏家,教舞蹈的是退役的专业舞蹈老师,体育则是冠军级别的。
有些偏远地方则是学生有没老师,即便工资万把块,也没人愿意去,愁的校长头发掉一地。
除此之外,老师上课也要与时俱进,什么直播讲课,短视频辅导,可谓五花八门。
3. 老师也要拼能耐
说实话,无论是不是铁饭碗,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是人才,永远都不愁没地方去。
尽管教师行业现在卷生卷死,只要是优秀的教师资源,依然是抢手的关键,尤其是人口下降后,优质教师资源更加被看重。
教师们的看家本领需要越来越精炼,国外的学校,已经跟机器人合作,效率出奇的高。
上课开小差的学生被一键识别,早读也不需要老师亲自到场,中国的课堂还没有被机器人入侵,所以中国的教师要更加创新。
不止学生需要老师,有些人干脆给老年人当起了老师,教广场舞的、唱歌的、发视频的,都炙手可热。
也有的专为孩子服务,带孩子们去旅游,去写生,工资十分可观,过程还轻松愉快。
只有技艺足够过硬,才不会被AI取代,跟上时代才不会被抛弃。
信息来源:
《第一财经》:县域教育生存调查
《南方都市报》:东北“四校合并仅57名学生”
央视《新闻调查》:湖南怀化村小撤并纪录片
《中国青年报》:深圳教师降薪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