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孩子尿裤子了,快帮我换一下,我手上正洗菜呢。”

“来了来了。”我妈一边跑过来,一边把围裙往身上一套,熟门熟路地抱起宝宝,“哎呀,怎么又尿了,奶粉是不是喝多了?”

我在厨房里笑:“他喝得多,才长得壮。”

这样的日子,我妈过了整整五年。

我叫林小雅,今年34岁,在杭州一家外企上班。孩子出生那年,我刚升职,压力特别大,托儿所排队得半年起步,公婆不愿来,我妈一拍大腿:“我退了老家的工作,来帮你带。”

就这样,我妈从一个自由自在的退休教师,成了我家不领工资的全职“育婴师”。

每天从早到晚,洗衣做饭、陪玩哄睡,连我都自愧不如。

我老公梁志刚,做工程类销售,收入还可以,就是不太管家务孩子,属于典型的“有事叫他,没事消失”的男人。

五年了,我妈几乎没回过老家,连姥爷去世,她也只待了三天就赶回来:“娃离不开我啊。”

前阵子,我们换了大房,从老小区搬到了地铁边的新小区,电梯大三房,首付是我们夫妻俩凑的,月供我出七成,他出三成。

刚搬进去的那天,我妈站在阳台上,感叹了一句:“这房子真敞亮,娃也能有个好点的成长环境。”

我点头,心里感激不已:“妈,要不是你帮我们带孩子,我和志刚哪有精力打拼到这一步?”

她摆摆手,笑着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可转天,我老公却突然开了口:

“小雅,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儿。”

“嗯?”

“现在房子大了,我想着,把我爸妈接过来住。反正咱家空房也有,我妈腰不好,让她在乡下一个人住着,我不放心。”

我愣住了:“接过来……住多久?”

他迟疑了一下:“就……一直住呗。”

我冷笑了一下:“你爸妈住过来,那我妈怎么办?”

“那也可以回老家了吧?娃现在都五岁了,马上上小学了,不太需要天天看着。”

我放下手里的衣服,脸一下沉下来:“你知道我妈这五年过得什么日子吗?孩子病了,她整夜不睡,饭不吃;我加班晚了,她给我熬夜做饭。你在外边跑业务,她在家扛起了整个家。现在房子换好了,你一句‘回老家’,她就得卷铺盖走人?”

“我不是这个意思……”他小声辩解。

“那你什么意思?”

他低头沉默。

我笑了:“你想孝顺你爸妈,我没拦着。但你不能以牺牲我妈为代价。”

他眼神闪了闪:“那……要不咱们一家五口住一起?”

我冷冷回道:“可以。但从下个月开始,你每个月给我妈5000。”

“啊?”他蹙眉,“为啥?”



“你爸妈来了,我妈得自己租房吧?在这儿住了五年,就这么被请走,我得给她安排好退路吧?再说,这五年她没工资,没社保,带你儿子不是应该补偿一下?”

他涨红了脸:“你怎么这么现实?”

“我现实?”我一拍桌子,“换房子你出30%,我和我妈出70%,你还想让我们腾地儿给你孝顺父母?谁现实?”

那一刻,他彻底沉默了。

那晚,我妈在厨房里切菜,听见争吵,走出来:“怎么了?”

我扯出一抹笑:“没事,就是讨论装修预算。”

她瞅了我一眼:“小雅,别太强势。你爸妈不在了,你志刚爸妈也是老人,照顾一下也应该。”

我转头看她:“那你呢?你不是老人?”

她一愣,没说话。

我眼圈一下红了:“你一把年纪,从早忙到晚,饭也没吃好,觉也没睡好。这房子换了,你却得被‘请’出去。妈,我不舍得。”

她叹了口气:“我没事,能帮你们就是我的福气。”

第二天,我坐下来和志刚摊了牌:“要接你爸妈来住可以,条件我已经说了。你不给我妈生活费,就别想我妈现在走人。”

他想了整整三天,最后说:“那就每月给她五千……等孩子小学适应了,她要愿意回老家,再说。”

我点点头:“可以。”

我没逼他立马兑现,但这一次,我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别以为女人的家人是免费的,别拿别人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一个月后,公婆搬了进来,我妈没走。我安排她住主卧,说她膝盖不好,不能上下铺。公公婆婆也算通情达理,没多说什么。

后来我妈还是坚持回了老家,她说自己想念院子里的桂花树。

临走那天,她在客厅收拾行李,志刚把五千块现金放她手上:“妈,这点钱您拿着,我这辈子也谢谢您。”

她推了两下,还是收下了。

我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妈妈这一走,不只是搬离一个家,更是退出了一个她默默守护五年的战场。

如今孩子上小学了,我每次接送都格外注意,总觉得哪怕辛苦点,也不能再让妈妈替我站岗。

志刚比以前懂事了不少,开始分担家务,也会逢年过节带着孩子去看我妈。

而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妈妈不是保姆,也不是“自动扶养机”。

她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我不能等她老了,才学会心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