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已经是2020年了,但是只要你一提起杜月笙这三个字,即使他已经去世69年了,仍然会有不少人对其印象深刻。
他是中国近代史里相当传奇的一个人物,有“三百年黑帮第一人”和“上海皇帝”之称。
从水果小贩到黑帮老大,从小混混到企业家,从流氓地痞到社会名流,杜月笙是如何做到黑白两道通吃,商界政界无往不利的呢?他都有些什么过人的本领呢?
我总结了下,杜月笙的一生可以用这么几句话来形容。
01.为人低调,不发脾气
我们都知道杜月笙是从一个水果摊贩起家的。虽然后来飞黄腾达了。但是他深知底层劳动人民的辛苦。对外从来不乱发脾气。
顾嘉棠是杜月笙手下的好兄弟,一直跟随杜月笙打天下,有外人时,他对杜月笙毕恭毕敬,但私下里,他却总爱拿杜月笙打趣,拿水果送到杜月笙面前:“削一个。”杜月笙总是笑着接过去,从没丝毫不快。
不仅对自己人是这样,对于外人,哪怕是身份低微的人亦是如此。
杜月笙是每次回故地,都有一帮乞丐围着他,扯开嗓子大叫:“莱阳梨,给点钱!”杜月笙从不生气,反而叫手下多给点。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
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
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02.管中窥豹、识人有道
又一次在杜公馆里,一个年轻人一时手痒,赌了几把,输了四千大洋,结清赌帐后,他黯然离开,懊恼的表情被杜月笙瞅个正着。
这个人走后不久,杜月笙便向人打听,别人告诉他,这个人叫秦联奎,是个开业不久的小律师,原本只说来看看热闹,没想他会下注输钱。
杜月笙让人把那张四千元的庄票还给他,说:“当律师,用心血,摇笔杆,逞口舌,能有几个钱好赚?我实在不想赢他的钱,请你替我退还给他。”收到钱后的秦联奎十分感激,从此成为杜月笙的头号法律顾问。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放到现代的社会里,那就是你可以没有高学历,高文凭,但是你要会识人用人,把那些高学历、高文凭的人笼络在你的身边,为你做事。这一点像极了刘邦。
03.诚以待人、仗义疏财
杜月笙曾经说过,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 人面,场面,情面。我们可以这件事来看一下。
1930年,法商水电公司员工罢工,法国驻上海领事请杜月笙出面调解,杜月笙说:“工人薪金每月要加5角,罢工期间的工资要照付。”法商公司答:“罢工期间工资可以照付,但薪金只能增加4角。”杜月笙说:“好,那就说定了。”
没想到复工条约签订后,法商公司却临阵赖账,只答应每月增加工资四角的条件,却不肯支付两千三百多工人罢工期间的工资,工人群情激愤,眼看复工就要流产,杜月笙说:“罢工期间的工资,法商公司不付的话,全部由我来付。”
为此,杜月笙足足支付了30万大洋。这一下子30万大洋出去了,这些工人哪个不感恩戴德。
杜月笙做事情厉害到这种程度,这帮人能不拥护他吗?
那时又有面子,又给票子,里外都让他占全了。
杜先生常说:“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对求到府上的人,不管是高官还是老百姓,几乎都是三句话:
“你的事情,我晓得了!”“我会替你办好!”“好,再会!”
杜月笙一生仗义疏财,几乎买了整个上海滩的交情!
有诗为证:“春申门前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杜先生”的口碑,也由此深入民间。
04.民族气节,义薄云天
两件事可以看出来,第一件事拒绝与日本侵略者合作。
淞沪会战后,日军占领了上海,外族入侵,当然要拉拢当地的势力为自己服务,为侵略扩张服务,于是,他们想到了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杜月笙,他们希望杜月笙为日本做事,并许诺如果杜月笙帮助日本人,他们将给出非常优厚的条件,并帮助杜月笙扩展生意、提升地位、给予伪职、提升权势。
然而,杜月笙虽然青帮黑道背景,但他并非见钱眼开、见势屈膝的下三滥,在民族气节上,他远远超过张啸林之类的民族败类,他义正辞严的告诉日军代表:我是一个中国老百姓,碍于国家民族大义,不敢从命!
不为友,则为敌,哪怕你杜月笙当年是上海的土皇帝,如果不给日本卖命,那就要你的命,所以,杜月笙只得逃离上海,迁居当时战火还未燃起的香港避难。
但是,香港也没有成为净土,1941年冬,日军侵入了香港,并迅速占领了香港。
无奈之下,杜月笙只得带着一家老小,又迁往重庆。
第二件事就是当时黄金容绑架事件。
有一年,老大黄金荣贪慕戏子陆兰春色,结果得罪了浙江督军卢永祥。卢永祥把黄金荣给绑了。
身为二当家的杜月笙当然要把老大赎回来。
杜月笙冒着的是被枪毙的风险。当时的杜月笙抓住了一个要害。他知道这卢永祥虽然手里有枪,势力大;但是军队花销大,那会儿粮饷不足,士兵就会叛变。杜月笙找上卢永祥。
说:“卢督军你有枪,可你挣钱难;咱们合作,干鸦片。您出枪我们干买卖,大头您拿。”
卢永祥一听喜上眉梢,老大难的事情被你这样解决了,还给了我一个台阶下。放人!
这一下,杜月笙人气爆棚。
为啥?讲义气!
老大被督军绑架了,杜月笙冒着生命危险救他。
全上海滩一提杜月笙,讲义气,没忘本。
黄金荣对杜月笙老感激了,把拜师帖撕了,和张啸林三人一起拜把子成了异姓兄弟。
而且,借着这个事儿,杜月笙一下子跟军阀打通了关系,成了军阀的座上客。
一场危机,硬是让他化解成了名利双收。实乃乱世枭雄!
05.情场高手,风流人生
杜月笙此生也算是阅人无数,一生共有妻子五个人,原配沈月英、二姨太陈帼英,三姨太孙佩豪、四姨太姚玉兰、五姨太孟小冬,可是说到底,一生也就只是爱过孟小冬和姚玉兰二人。
最开始,杜月笙在戏场听戏,而筱兰英母女三人是赫赫有名的京剧名伶,唱腔婉转,身段俏丽,以母女花的名头,博得了许多票友的喜爱,很是叫座。
垂涎于她母女三人的美色,母女三人需要杜月笙的财力和背景,便勾搭到了一起,一时间,在上海滩传得沸沸扬扬,毕竟杜月笙可是唯一做了母女三人的幕后之宾的大佬!
还有一个就是孟小冬。
后来,在戏曲界,孟小冬的地位,就相当于杜月笙在青帮的地位。而杜月笙对于孟小冬是倾心已久,只不过在杜月笙之前,孟小冬的心里只有梅兰芳。
一个青衣,一个老生,戏曲界的王牌搭档,天生的一对璧人,似乎在外人看来,郎才女貌,应该长久,但是在戏台子上叱咤风云的孟小冬,却在梅兰芳那里栽了大跟头。
两人的爱情,因为梅兰芳的始乱终弃无疾而终,心灰意冷的孟小冬在阴影中,才将自己的目光芳向了一直在苦苦追求自己的杜月笙。
也许是真的被度元素的痴情打动,也许是已经不想再尝试人间疾苦,孟小冬终于答应嫁给杜月笙,成为杜月笙的五姨太。
追求半生的佳人终于心甘情愿的嫁给了自己,杜月笙欣喜若狂,那时是1950年,杜月笙早就成为了青帮最大的掌权人,虽然此时的杜月笙已经年迈十分,尚且身患恶疾,但是他依然强撑着自己的身体,使用自己青帮大佬一切的财力物力,给予了孟小冬一个最盛大的婚礼。
当时上海滩几乎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部到场祝贺,排场铺张之大令人咂舌,在当时引发了几乎全上海的讨论。一个小妾进门上却如此排场,足以见得杜月笙对孟小冬的用情至深。
孟小冬
结语
其实杜月笙的传奇远远不止这些,还有更多的精彩故事。但是,由于杜月笙是一个争议人物,关于他的书籍很少,现有的基本也不能多印。这套书前面卖得很火,现在是尾货阶段,而且后面不会再加印了。所以这套书是卖一本少一本,是一本能够升值的书,只要从中学到一点,少踩一个人生的坑,就值回书钱了。大家想买的可以关注我,我的微上有购买链接。
毛主席当年读完他的传奇一声后,只用了6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有本事,没脾气!”我觉得毛主席评价的非常到位,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