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战斗机飞行员是“空中骄子”,那么歼-20飞行员就是“骄子中的王者”。他们不仅要驾驭全球顶尖的五代隐形战机,还要通过堪称“变态级”的视力测试——3秒内从密密麻麻的色盲图中读出隐藏的数字。慢两秒?不好意思,歼-20与你无缘,只能去开歼-10了。



万里挑一的选拔:先过视力这一关飞行员的选拔有多残酷?以2018年为例,全国12.3万名高中生报名招飞,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仅1480人入选,淘汰率高达98%。而这仅仅是开始!即便通过文化课和心理测试,80%的人仍会因身体条件被刷下,其中视力是最致命的“拦路虎”。

近视?色弱?直接淘汰!就连远视、龋齿、伤疤、纹身这些看似“小问题”,也会让梦想化为泡影。毕竟,飞行员是国家用“等体重黄金”砸出来的顶级人才,容不得半点风险。



3秒定生死:视力测试图到底有多难?普通人查视力,无非是看“E”字开口方向,但歼-20飞行员的测试图长这样:一张布满彩色斑点的图片,数字“754”或“121”隐藏在密集的色块中。普通人盯着看30秒可能还一脸懵,而歼-20飞行员必须在3秒内脱口而出答案。

网友实测后直呼:“这简直是‘眼力版大家来找茬’!看久了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更扎心的是,测试时间每增加2秒,战机的档次就降一级——5秒内读出,只能开歼-10;超过5秒,连当飞行员的资格都没了。



为什么非要卡3秒?高空作战的生死逻辑有人吐槽:“不就是读个数字吗?至于这么苛刻?”但歼-20的作战环境给出了答案。

歼-20飞行时速超2000公里,飞行员必须在电光石火间识别敌机、锁定目标,慢0.1秒都可能机毁人亡。

测试图的数字并非随机设计,而是模拟高空高速下对动态目标的捕捉能力。3秒内读出的不仅是视力,更是瞬间判断力,可以说反应力即战斗力。

面对密集图案不晕眩、不焦躁,这种心理素质同样是高空作战的必备技能。



飞歼-20的代价:不仅是视力,更是“全能战士”通过视力测试只是第一步。歼-20飞行员还需经历:

抗过载训练:在离心机上承受9倍重力,相当于被一头大象压住胸口,普通人几秒就会晕厥。

极端环境适应:从零下30℃到50℃高温,从缺氧到强噪音,身体和意志必须“铁打”。

战术大脑:熟练掌握雷达、导弹、电子战系统,既是飞行员,也是战场指挥官。



结语:每一名歼-20飞行员,都是国家的“天空盾牌”3秒读数字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严苛训练与天赋筛选。这些“千里眼”不仅守护着战机的安全,更捍卫着国家的领空。 给我们普通人30秒都看不清的数字,他们3秒搞定!活该他们是‘空中王者’!

所以,能驾驭歼-20的人,一定是 “视力开挂”的超级战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