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赛柏蓝

央视曝光医药腐败系列案件,多家医疗机构“一把手”涉案;中纪委3月多次点名医药腐败。

01、一县医疗系统

收缴违纪违法所得800余万元

近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针对黑龙江大庆肇州县医疗领域腐败系列案件发布追踪报道,披露多起医院“一把手”腐败典型案例。

据悉,黑龙江大庆市肇州县很多群众反映,县里公立医院药品价格高,检验检测和手术费用贵,医务人员态度冷硬,宁愿到其他县市看病,也不愿在本县就医。为此,当地纪委监委以医疗器械采购领域专项整治为切入点,深入治理医疗系统乱象,多家医疗机构“一把手”涉案。


去年的医疗反腐风暴中,肇州县纪委监委曾组织召开“敦促医疗领域涉案人员主动投案动员会”,全县400多名医护人员到场参会。会议结束后,就有人去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其中包括肇州县中医院党支部原书记韩某。

韩某在医疗系统30余年,深谙医院和药商间的“潜规则”。他表示:“医院在选择进药时,‘一把手’有绝对权力。我决定买他的药品,他的公司回款了,业务逐渐大了,心照不宣就拿了好处。”

该院过去的药械采购存在诸多不透明、不公开的情况。

以其2018年到2023年以自有盈利资金采购的一款医用胶片为例,这款胶片用于CT、核磁共振等设备图片输出,用量非常大,但采购过程却没有经过询价和集体决策,而是医院和药械经销商私定价格,每片27.5元,比当时的市场价高出8到10元。高出的部分费用,最终还是由医院患者买单。

经查,韩某2012年到2024年期间共收受贿赂款合计200.3万元,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5万元。

除了“一把手”主动投案,专案组也主动出击展开了追查。

据介绍,主动投案动员会结束后,肇州县专案组对未参会人员名单逐一清点后发现,时任肇州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吕某没有参会。经分析调查,纪检监察机关对其采取了留置措施。吕某到案后仍心存侥幸,不配合组织调查。

经专案组劝诫,吕某最终交代了违纪违法事实。其任职期间,接受药械经销商请托,在医疗药品和器械采购和回款过程中提供便利,收取好处费共计105.4万元,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7万元。

肇州县纪委监委表示,案件查办以来,当地医疗领域系统性违纪违法案件共立案33件,党纪政务处分27人,留置10人,移送检察机关6人,包括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5名,收缴违纪违法所得800余万元。

02、信息化手段全程监控 避免“一把手”一言堂

医疗领域之所以成为腐败问题的高发区,肇州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于孝洋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监管缺失。“一把手”一言堂,人、财、物一个人说了算。其次是利益驱动,管理层收受贿赂、影响采购,医生收取提成、影响开方,制度形同虚设,内部管理混乱。

肇州县医疗系统腐败问题涉案人员多,牵涉范围广。针对案件查办中暴露出的问题,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向肇州县医疗主管部门下发监察建议书,要求以案促改促治,从源头堵住漏洞,防范问题再次发生。

整改包括但不限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院的药品、试剂、耗材、设备采购、项目建设等进行全程监控,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规范审批管理制度,明确审批权限和流程;主动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社会公众的监督,定期公开医院财务、业务等信息,增强透明度等。

根据当地最新完善出台的《肇州县人民医院药品采购制度及流程》,从前要医院院长签字批准就能采购的药品,如今需要再经过采购领导小组会研究决定,经过比价后才可进行采购,且采购需通过省集中采购平台进行。

目前,肇州县人民医院甘露醇等10种药品价格降幅超过46%,疝气补片价格由原来的2080元下降到147元,股骨胫骨骨折耗材费用由2.3万元降至1.2万元。药品、耗材采购总金额由2023年的5750万元锐减至2024年的3221万元,降幅约44%。

3月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接连发文点名医药腐败。

3月22日,《在创新中狠抓落实丨山东菏泽深化源头治理 以综合施治助推打造清廉医院》一文指出,医药购销一直是滋生腐败的“重灾区”,山东菏泽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既查处医院领导干部,也查处科室主任以及采购、后勤、财务等工作人员,斩断医疗领域腐败利益链条。


3月20日,《笔谈丨综合施策深化同查同治》一文明确保持风腐同查高压态势,推进国企、教育、医药、资源规划等领域系统整治,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同时深化受贿行贿一起查,完善对重点行贿人联合惩戒机制。


3月20日,《践悟丨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再次围绕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强调,要盯紧重点领域,深化整治金融、国有企业、能源、消防、烟草、医药、高校、体育、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的腐败;盯紧重点对象,严肃查处“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违纪违法问题,通过管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盯紧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深入查处“白手套”、“影子股东”、“期权腐败”、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等典型问题,用好科技手段,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穿透式”审查调查;盯紧那些老是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的行贿人,坚决惩处其违纪违法行为,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据纪检监察机关披露,去年,全国对包括医药在内的重点领域反腐共立案87.7万件,留置3.8万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8.9万人,其中医药领域6万人。在明确政策导向和信息化手段加持下,2025年的医药反腐将更加深入、精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