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两天,德云社综艺《德云斗笑社》收官了。

在收官晚会上,郭德纲声称郭麒麟是德云社的唯一继承人,并将这个话匣子丢给了郭麒麟,让他说两句感言,没想到郭麒麟竟然抛下了这句话。



“得先给郭老师和于老师办个告别演出,再送他们去西伯利亚养老退休!”

就这样郭麒麟用这句“西伯利亚退休梗”,将一场本该庄重的“传位仪式”变成了全网的笑点。



父亲郭德纲虽然当众宣布他为“德云社唯一继承人”,但是郭麒麟却用相声演员的幽默四两拨千斤,这种插科打诨的应对方式,既没驳父亲面子,又给节目贡献了热搜话题。

其实这么些年以来,郭德纲也不是头回在镜头前表示要把德云社继承权给郭麒麟了,



就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也就是德云社综艺的开始,在节目中,郭德纲就已经高调地宣布郭麒麟是德云社的第一接班人了。

这次节目收官又提到了,但是每每都遭受到了郭麒麟的拒绝。

最惨星二代变形记

而郭麒麟看似风光的“继承人”名号,背后却是藏着尴尬现实。

有眼尖网友发现,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德云社核心公司“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股份99%竟然都是在继母王惠的手中攥着,郭麒麟这个所谓的“少班主”甚至连个股东的名分都没混上。



再加上那个继母所生的弟弟郭汾阳也曾经被曝出“不识兄长”“享尽宠爱”的坏名声。

这更是让网友调侃道:“郭麒麟这哪里是继承?分明是高级打工人!”



而面对这样的股份困局,郭麒麟并没有选择认命,而是另辟蹊径地去寻找自己的一片天地。

时间倒回十四年前,那时候只有十五岁的郭麒麟做出人生重大抉择:辍学去学相声。



于是在2011年春天,这个天津少年放下没写完的中考卷,顶着"少班主"的名头进了父亲的德云社。

但说是少班主,但是过的日子比学徒还苦。师兄弟们吃饭他得候着,家里连专属毛巾都不给他准备。



那时候的郭麒麟的体重也重达200斤,常常在后台被父亲当众训斥到哭:“别人演出失误观众喝倒彩,你失误就是丢我的脸!”

最惨的时候连独立房间都没有,合影也总被挤到边缘。



而大家要问为什么老郭要这样对待自己的亲儿子,那就是因为郭德纲信奉打压式教育,觉得把孩子的自尊碾碎了才能成器。



尽管郭麒麟被这样对待,但是他也从来没有自暴自弃。



他每天坚持5点起床练贯口,把相声《报菜名》练的那是一个倒背如流;甚至为了减肥,竟然连吃了3个月的水煮菜,很快那个200斤的胖男孩便瘦成了清爽的少年。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郭麒麟,虽然练就了过硬的相声功底,但心里始终憋着股劲。

“少班主”的逆袭剧本

2015年,郭麒麟迎来事业上的转机。

当继母生下弟弟郭汾阳,也就是郭德纲这个小儿子,伴随的也是家庭格局的改变,也让郭麒麟的心彻底死了。



弟弟的出生,仿佛所有的宠爱都集中在他的身上,父亲也对他关爱有加,很是疼爱。

从前的郭麒麟还能用"严父出孝子"等话来进行自我安慰,可是现在看着弟弟被宠成掌中宝,郭麒麟的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心里难过的很。



于是,郭麒麟便在心里暗自下决心,一定要靠自己,为自己谋条出路。于是他开始在影视圈摸爬滚打,起初接的都是《相声大电影》这类老本行项目。



直至2019年,郭麒麟出演《庆余年》中的范思辙才让他真正走入大众视野。观众惊觉,这个说相声的小胖子竟能将纨绔子弟演绎得活灵活现。还称赞道:“德云社出来个演技派!”



而为了更好地塑造这个角色,郭麒麟又用三个月狂减掉了几十斤,甚至为了贴合范思辙商人的人设,还在私下里苦练算盘技巧,连三位数乘除法都能现场心算。

在庆余年之后,郭麒麟又和宋轶出演了古装喜剧《赘婿》也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而郭麒麟的知名度也在进一步地被打开。



但是真正撕掉他"星二代""郭德纲儿子”的标签是在2024年。

《庆余年》《赘婿》中的范思辙、宁毅都被他演绎得浑然天成,而《边水往事》中沈星这个复杂角色更让大家眼前一亮。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也是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如今提起郭麒麟,观众先想到的是范思辙、宁毅这些鲜活的荧幕形象,而不再是"郭德纲儿子"这个前缀。

德云社未来在哪里?

而德云社内部的权力架构,远比综艺所呈现的要复杂得多。

继母掌控着核心公司的股权,这使得郭麒麟的继承宣言宛如一张看得见摸不着的空头支票。



师兄弟里岳云鹏、栾云平这些顶流也是各自为战,年轻观众占比从六成八跌到四成二,传统相声面临着老龄化危机。

郭麒麟倒也想得开,转头投资正剧、搞影视公司,拉着芒果TV合作开发项目。



还推动"云鹤九霄"四科演员成立独立工作室,张云雷玩国潮音乐,烧饼上健身综艺等等

德云社更像是一个讲相声的大杂烩,大家都有别的技能加成。



而只有郭德纲目前还守着家族传承的老规矩,但是年轻观众却更爱刷秦霄贤的十五秒短视频。老郭希望儿子能接手家族事业,然而郭麒麟却一心进军演艺圈。



有位网友说得特别在理:“少班主是否接掌权杖并不重要,观众早就知道该选择谁了。”

结语:

当被问到继承话题时,他说未来更想以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回归。

这话听着客气,实则绵里藏针——既然股权不给实权,那就用市场价值说话。



这个拒绝接股的“继承人”,正用年轻人的方式重塑传统。

现在的郭麒麟,早不是那个等剩饭吃的少班主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