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消息,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于近日发表声明,参议院将紧急调查杜特尔特被拘留一事。杜特尔特被捕事件是近期菲律宾政治动荡的导火索。3月11日,杜特尔特从境外返回菲律宾,甫一抵达马尼拉国际机场便遭警方拘留,缘由是国际刑事法院指控其在禁毒战争期间犯有“反人类罪”。随后,他被移送至荷兰海牙,并于14日参加海牙国际刑事法院的首次聆讯。
此消息传回菲律宾国内,杜特尔特的支持者迅速发起抗议活动。在其家乡棉兰老岛,大规模的民众示威此起彼伏。当地媒体估算,仅3月16日,达沃市参与支持杜特尔特游行的民众数量就接近3万。民众高举写有“我们要杜特尔特”“马科斯下台”等字样的横幅,表达对马科斯当局的强烈不满。
杜特尔特(资料图)
与此同时,军方的异动引发广泛关注。3月17日,7名军区司令于棉兰老岛秘密会面,并集体拒绝执行镇压杜特尔特支持者的命令。军队在国家政治稳定中扮演关键角色,军方高层这一举动,凸显出军方内部对马科斯当局处理杜特尔特事件的方式存在严重分歧,加剧了菲律宾国内局势的紧张程度。
从马科斯家族内部视角审视,情况错综复杂。伊梅·马科斯作为总统马科斯的姐姐,要求对杜特尔特被拘留过程展开调查,着重强调确认该过程是否遵循正当法律程序,以维护国家司法管辖权。伊梅与弟弟小马科斯在政策层面长期存在分歧。伊梅反对小马科斯的亲美政策,认为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的做法极具冒险性,主张延续杜特尔特时期通过东盟对话解决问题的务实路线。而小马科斯上台后,不仅允许美军部署导弹系统,还频繁联合美日举行军演。此次伊梅的举动,一方面是基于政策分歧,另一方面则可能是为家族在当前混乱局势中寻求缓和与退路,试图安抚国内各政治势力。
菲军(资料图)
从国际层面分析,国际刑事法院此时对杜特尔特采取行动,背后或有西方势力推动。菲律宾早在2019年便宣布退出国际刑事法院,然而该法院依据“普遍管辖权”,仍对杜特尔特任内的禁毒行动展开调查,这无疑是对菲律宾主权的侵犯。菲律宾国内多数势力对国际刑事法院的介入表示不满。原本菲律宾国内主要是权力斗争和利益分配问题,至多寻求美国的外部支持,但国际刑事法院直接插手内政打压政敌的行径,令菲律宾各政治实体难以容忍。若国际刑事法院成功给杜特尔特定罪,极有可能开创“卸任领导人受国际追责”的不良先例,进而冲击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司法体系的信任。
菲律宾参议院即将展开的调查或将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3月20日,参议院将举行听证会,传唤警方、外交部等相关机构。若调查结果对马科斯不利,极有可能成为弹劾总统的法律依据。目前,支持与反对杜特尔特的阵营已在街头形成对峙态势,若处理不当,在中期选举前,局势恐演变为更大规模的社会动荡。此外,无论调查结果如何,菲律宾都需重新审视与国际司法机构的关系,这对其在中美博弈中的战略平衡亦将产生重要影响。
菲律宾民众(资料图)
马科斯利用国际刑事法院制造事端,本欲稳固自身权力,却未料到如今深陷困境。杜特尔特在海牙法庭表现镇定,其回国前应已预判可能被捕的局面,但依然选择回国,展现出坚定的态度。当下,杜特尔特成为国际刑事法院与马科斯政府共同面临的棘手难题。对于国际刑事法院而言,最终或因证据不足释放杜特尔特,尽管此举有损其声誉,但并非首次出现此类情况。而对马科斯来说,释放杜特尔特,恐引发更大的政治危机;继续扣押,则将严重冲击自身政治生涯,毕竟他已被部分人贴上“卖国”标签。
菲律宾当前局势极为严峻。军方异动、民众抗议、家族内部分裂、国际势力介入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杜特尔特的命运走向、马科斯应对政治危机的举措以及菲律宾未来的政治发展,均充满不确定性。这不仅关乎菲律宾国内的稳定与发展,也将对地区局势产生一定影响,值得持续关注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