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的5月12日,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刚搭乘汽车从家中的别墅离开,林森赶着前往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接受国书,就在这个过程中,林森的车在路上遇到了一点“小意外”,一辆美国卡车朝着林森的车子快速开来,最终发生了碰撞。
但因为林森的司机技术过人,所以这场碰撞也并不严重,林森只是轻轻地“磕碰”了一下,随后让司机立即开车继续前往目的地,司机也本以为没有事情,但到了地方之后,却发现林森已经昏迷在了车里。
这也导致了七十多岁高龄的林森脑子受到伤害,最终因此离去。
林森在弥留之际,特地交代蒋介石等人一个事情:
“一定要收复台湾”。
在林森离去之后,在蒋介石的主持下,重庆国民政府为林森举办了非常隆重的国葬仪式,面对着林森,蒋介石脸上神情痛苦,本以为蒋介石与林森之间有深厚情谊,可是当蒋介石转过头之后,他立马换上了一副阴沉的模样,随后把戴笠叫到身边来问了一个非常可怕的问题:
“林森的事情,是你叫人做的”?
蒋介石的言外之意,就是问戴笠,林森遭此灾祸,是不是戴笠主导的?
那么戴笠在这件事情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究竟与他有没有关系呢?
作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经担任了12年的中国国家元首,但对于这位国家元首,许多人连他的名字都没有听过,在如今的南京长江路292号总统府大院里面,有一座非常经典的建筑,如果去过的朋友或许都知道,那里有一座“子超楼”。
子超楼,就是林森负责设计建造的,林森字子超,乃是中国在民国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
林森生于1868年,他的父亲是个鞋匠,母亲是个农民,他的叔父是个富人,林森从小被过继到了叔父的名下,林森从小就接受了优良的教育,在教会的培元学院,英华学院,台湾中西学堂先后学习读书,有着非常先进的思想基础。
林森还是一个“痴情人”,他在1891年结婚,但是在1892年妻子离去之后,林森终身不再婚,君子风范十分令人敬佩。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林森带领着旅沪福建学生会全部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成为了中国同盟会重要的领袖之一,其实早在1897年的时候,林森就已经在台湾开始进行起义活动,林森的目标是推翻清朝,抗击日本侵略者,所以林森本身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本人的尊敬。
1911年的10月23日,九江起义爆发,九江起义可以说是在林森的全面设计中完成的,所以林森随后担任了九江军政府的民政长,1912年的时候,林森前往南京中央工作,到了1916年,袁世凯离去之后,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主持全国革命大局,林森受孙中山先生委托,担任了外交部部长。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之后,林森就当选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林森在国民党中的地位非常之高,蒋介石看到林森都只能毕恭毕敬,比如在1937年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回到南京的第一时间,看到了林森,都要跑到林森身边说一句:
“有累主席受惊了”。
1931年,以林森为首的国民党中央几名监督委员弹劾蒋介石,蒋介石被迫通电下野,林森因此成为了国民政府主席,正式成为中国国家元首,此后长达12年的时间。
只不过,林森这12年的时间里面一直没掌握什么实权,国民政府主席在那个战争年代,能管的事情并不多,而且军阀们都不听他的,蒋介石表面对他毕恭毕敬,对于他发布的命令也是一概不听。
所以林森也养成了非常中庸的性格,他奉行“不争权夺利”,“不作威作福”,“不结党营私”的三不原则,有的人甚至暗讽林森主席,说他只是国民政府一个“看印”的,但对于这些流言蜚语,林森从来都不在意。
其中胡适的评论最为过分,胡适是这么说道:
“林子超先生把国府主席做到了虚位,以至于需到有的人居然已经目中无主席了”。
虽然社会评论对林森冷嘲热讽,但是当日军侵华的时候,林森作为国家元首十分积极号召全民抗日,在1937年的11月,林森带领着国民政府公职人员前往重庆,在这些年的时间里面,林森公开通缉汉奸头目,维护了中国人的血性。
1941年的12月9日,林森以国家元首名义向德意日三国宣战,而后力主废除西方列强与中国之间的不平等条约。
也是在宣战之后开始,林森以70多岁的高龄又投入了改变国家命运的工作中,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1943年,他遭遇如此令人意想不到的碰撞,最终抱憾离去。
在林森离去之后,蒋介石质疑是不是戴笠暗中下手,以此来为蒋介石扫清元首之路的障碍,可是戴笠百般否认,保证没有这件事情,蒋介石随后也进行了调查,但也没有找到任何证据,似乎这真的就是一个巧合。
虽然蒋介石和林森之间的关系表面和睦,背地里有着各自的心思,可起码在革命情怀上,蒋介石是真的尊敬他。
也是在林森离去之后,蒋介石担任了国民政府主席,如果林森还在,那么之后的国民政府局面,大概率又是另一番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