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有周期吗?
专家是用周期性来解释一种局面,这是中国学者的通病,假定统计学的数据提供了上一个周期是15年,恰好与当下契合,于是,就得出了一个鼓舞人心的结论:中国地产的大变局到来了。
的确,统计学是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周期性也具有必然性,世界任何形式的运动方式都阴阳转换的波动,但是从来也没有一种原理告诉你,每一个波动都是历史简单的重复。
周期波动具有原理的价值,而相同波动的斜率只是一种不确定的现象。
这让我想到了罗素火鸡的故事:一只充满了经验主义理念的火鸡,来到了火鸡场,它恐惧于死亡,但仍然执念于“客观的”观察。星期一的早晨九点,主人发了食品,没有把他送入屠宰厂;于是,火鸡先生有了一个所有科学家遵循的归纳法的起点;星期二的晨九点,主人又发了食品,还是没有把它送入屠宰厂;周三、周四、周五、周六,每天都在重复着同一个故事:早晨九点,主人发了食品,安然无恙。
于是,崇尚数据和经验主义的火鸡先生总结出了一个“客观规律”:只要早晨九点发食品,主人就不会送他进屠宰厂。这是原理性的结论吗?不,这不过是对无数随机现象的一种描述。到了圣诞节那天,主人按照火鸡先生的 “客观规律” 发放了食物,随后便把它宰杀了。
统计学中的重复,不具有原理性。
从统计的结果看,房地产二十年为一个周期,这也许是一个有趣的数据排列,但千万别当真,尤其不能用周期率给中国的房地产下定义。
按周期论,周金涛曾推出 2019 年触底,开启下一轮复苏。到了 2021 年,房地产销售达到一个阶段性峰值,销售面积近 18 亿平方米,然而,这并非复苏的信号,而是如同出现一根长长的上影线,仅仅是一轮下跌的开端。到 2024 年,销量腰斩,只有 9 亿多平方米。
那么,楼市的趋势不看周期性看什么?
看就业,什么时候青年失业率降到 9%以下,楼市的春天或许就来临了。2024 年青年失业率为 16.1%,2025 年 2 月青年失业率为 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