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领袖毛主席离开我们已经快四十九年了,世人都很关心毛主席身后,他的家族成员们生活得怎么样,他们都在做什么。

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已经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少将,他的外孙孔继宁经商多年,现在也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2010年,毛新宇晋升少将时接受媒体采访,曾经明确表示“毛家后人绝不经商”,因此他的生活一直过得比较清苦。

毛新宇在四十岁以前,有时生活困难,还要靠家中长辈接济,后来进了军事科学院,有了正式工作之后才慢慢好起来,但是他的经济状况看上去和表哥孔继宁一家不能比。

孔继宁和父亲孔令华,妹妹孔东梅,事实上在九十年代就已经涉足商海,最近几年,孔东梅夫妻更是跻身世界富豪榜。

同样是毛家的后人,为什么孔继宁不必严守“毛主席后人绝不经商”的家规?毛新宇的近况又怎么样呢?这些事情,还是得让我们一桩一桩,从头说起。

1962年10月27日,孔继宁出生于北京。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高兴地说了一句:“我70岁官升一级!”



因为孔继宁的出生,让毛主席直接从“人父”升格成了“祖父”,因此他才会说自己“官升一级”。可想而知,毛主席当时有多宝贝孔继宁这个外孙。

李敏是孔继宁的母亲,她在《我的童年与领袖父亲》一书中回忆:当年毛主席只要工作累了,就会来逗孔继宁玩儿,看他长得虎头虎脑的,就忍不住要抱抱、亲亲。

然而,长大以后的孔继宁对毛主席却没有什么印象。这是因为,他在6个月大时,就被送到了上海的外婆家,孔继宁的外婆就是贺子珍。

解放以前,贺子珍和毛主席一共生了六个孩子,最后只有毛姣姣留在他们的身边,毛姣姣后来改名为李敏。1959年,李敏嫁给了开国中将孔从洲的儿子孔令华。

孔从洲是西安灞桥人,小时候家境贫穷。他直到十六岁才考上一所民办中学,结果因为给不出学费休学了。1924年参军,后来成为杨虎城将军手下。

“西安事变”的时候,孔从洲是一名炮兵团长,他负责消灭蒋介石的宪兵团,押送蒋介石从南京带来的高级将领。



1937年,杨虎城被蒋介石秘密关押。蒋介石又下令把孔从洲所在的38军调往抗日一线,希望借敌人的手消灭这支杨虎城的嫡系,结果这支部队并没有如他所料想的那样被敌人打散。

1946年,由于长期受国民党打压,再加上部队里面共产党员的引导,孔从洲带着38军55师在河南宣布起义,从此加入了解放军的阵营。

孔从洲跟着部队解放了郑州、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1950年担任西南军区炮兵司令,为进军西藏做出了贡献,因此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

孔从洲后来在北京工作,所以孔令华在北京上学时认识了毛主席的女儿李敏。二人在大学时代共赴爱河,最后经毛主席同意结为夫妻,并在婚后三年,也就是1962年生下了孔继宁。

孔继宁刚出生6个月就被送到上海外婆家生活,他想看毛主席,就必须上海、北京两地跑,但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1963年,他们全家搬出了中南海。



孔继宁的父母拖着一个平板车,把家当从丰泽园搬出去,进出中南海的通行证也被没收了。从此以后孔继宁想见外祖父,就得拿到一个手令,但是申请了很多次,都不给通过。

于是一岁以后的孔继宁,就再也没见过毛主席的面。当初孔继宁父母离开中南海时,父亲孔令华没有工作,一家四口人就靠李敏的工资,再加上外祖父每月40块钱的补贴过日子。

七十年代末,孔继宁的父亲恢复工作以后,生活才逐渐好起来。八十年代,孔继宁参过军,后来在解放军总参谋部任职,还一度被派出国当过外交武官。

1984年贺子珍去世,孔令华离开原单位去深圳开了一家科技公司,于是孔继宁转业后,就进了父亲公司工作。这家公司经营多年,一开始规模并不大,最近些年经济状况才好起来。

毛新宇是1970年出生的,是毛主席次子毛岸青和邵华的儿子,比孔继宁小八岁。毛新宇一家都很低调,公众对他的信息了解得不多。只是在2010年他晋升少将时,引来了社会的大规模关注。



毛新宇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作为毛主席的后代,压力很大,很多双眼睛都一直盯着他和家人们。由于毛主席生前一直痛恨腐败,生活清贫节俭,所以他们家人的生活也一直很清苦。

毛新宇说,他的父母亲在世的时候曾经立下家规:毛家的后人绝不经商!不过,毛新宇提到的父母亲,指的是毛岸青和邵华。

1963年,孔继宁一家离开中南海时,毛岸青、邵华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是他们两家并没有生活在一起。因此他们二人立下的家规,孔家人也许并不清楚。

另外,根据孔继宁妹妹孔东梅的说法,他们家后来在生活中的确遭遇了重大的经济困难,母亲李敏重病也没钱住院,后来全靠她写信给中央,中央的“老同志”帮忙才将李敏送进了医院。

同为毛主席的孙辈,毛新宇和孔继宁二人得到的外界关注,虽不说天差地别,但也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毛新宇当初晋升少将时曾经说过,得来这一切,固然是由于自己的努力,但也无法回避一个事实,那就是老百姓们将对毛主席的爱戴,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因此毛新宇加倍努力学习,考取博士学位,最后专门从事史学研究工作,立誓要把毛泽东思想继续发扬光大,造福后代子孙。

孔继宁一直在从商,但是殊途同归,他赚到的钱最后大部分也投入到“纪念外公的事业”上去了。2006年有记者去采访孔继宁,他当时抽的还是4元一包“中南海”,用的就是最普通的打火机。

时间一晃又过了十几年,孔继宁现在的生活一如往昔;毛新宇本人也很少露面。可喜的是,他的独子,毛主席的曾孙毛东东已经长大成人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