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持续3年多,特朗竞选时就提出尽快解决俄乌冲突,刚刚结束的利雅得会谈,美国分别同俄罗斯和乌克兰进行了关门会谈,但并未直接涉及俄乌冲突的核心议题,显然这个仗还得打一段时间。就在俄乌冲突还要持续之际,又一个“国家”即将陷入战火之中?

据俄卫星网3月25日消息,“德左外长”伊格纳季耶夫在当地时间24日公开表示,希望俄罗斯派遣维和部队进入当地,以稳定局势,挫败敌对势力的政治攻击活动。

德左共和国西邻摩尔多瓦,东靠乌克兰,简直是插在东欧心脏的一把尖刀。自1990年与摩尔多瓦爆发了一场短暂却激烈的战争并随后宣布独立以来,1992年双方达成停火协议。此后,俄罗斯以“维和”为名义,一直驻扎在该地至今。表面上,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地区的稳定,但实际上,俄罗斯是意图紧紧掌控这一战略要地。其实自苏联解体以来,德左地区一直寻求加入俄罗斯,并为此与摩尔多瓦政府发生了武装冲突。在驻扎的俄军支持下,摩尔多瓦政府至今对德左地区束手无策,该地区依然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

近期,“德左”与摩尔多瓦、乌克兰之间的争端再度加剧。由于“德左”亲俄的立场,其成为了乌克兰及西方国家关注的焦点。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摩尔多瓦决定切断对德左地区的能源供应,以此施压促使其妥协。对此,莫斯科方面指出,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均有意图吞并这个自称为“共和国”的地区。

乌克兰之所以盯上德左地区,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其一,德左地区地处摩尔多瓦与乌克兰之间,相对远离俄罗斯,打击邻国的“亲俄势力”。因此,若乌军对该地区采取行动,俄军将难以迅速提供支援。尽管乌克兰军队在面对俄罗斯正规军时显得力不从心,但应对德左地区仅千余人的武装力量,则相对较为轻松。



其二,德左地区存有的苏军巨型弹药库吸引了乌克兰的注意。该弹药库中的武器弹药储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乌克兰当前的弹药需求压力。

在苏联时期,“德左”作为苏军第14集团军的驻地,建有大型军火库,储备了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榴弹炮、轻武器、地雷及大量弹药。苏联解体后,俄军从东欧撤离,留下约2.2万吨武器弹药在“德左”军火库。尽管30年间部分军火已被转移,但其仍被誉为“欧洲最大军火库”。

俄罗斯军事专家分析指出,倘若乌克兰成功夺取“德左”地区的巨型军火库,那么即便在没有西方军事援助的情况下,乌军也足以维持至少一年的高强度战争状态。当前,随着美西方对乌克兰军事援助步伐的逐渐放缓,“德左”军火库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吸引力正日益增强。

当前,俄乌和谈即将展开,基辅方面似乎希望德左地区局势动荡,以此牵制俄罗斯的注意力。这种局势发展,无疑是将德左推向一个可能“乌克兰化”的复杂境地。因此,近期“德左”地区频繁向普京发出求助信号,并主动表示愿意提供其手中的军火库资源。这些军火对于俄罗斯军队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俄乌冲突已导致俄军大量技术装备损耗,甚至不得不启用封存数十年的坦克和火炮。而“德左”军火库中的装备,原先为驻扎在东欧的苏联精锐部队所使用,即便历经数十年,其在俄乌冲突中的用依然不容小觑。

出兵、还是不出兵?现在难题留个了普京!



普京的下一步决策,不仅关乎德左的命运,也将深刻影响俄乌冲突的走势,乃至整个东欧地区的未来格局。选择出兵,无疑是一场冒险的赌博,胜则可能增添多张战略筹码,败则可能导致全盘皆输;而选择按兵不动,虽可暂时规避风险,但德左未来或成第二个乌克兰的隐忧仍存在,或将俄罗斯卷入更深的困境之中。

但问题在于,乌克兰横亘在俄罗斯和德左地区之间,使得普京即便有意出兵“维和”,也难以穿越乌克兰或摩尔多瓦,向德左地区部署精锐部队。这意味着,俄罗斯要么需要彻底击败乌克兰,从而“收复”德左地区;要么需要乌克兰做出让步,允许俄军过境部署。而这一切,都将取决于俄乌谈判的最终结果。

为提升可读性,此文历经加工与润色。剧情演绎,仅供娱乐,万勿信以为真,切莫对号入座。图文素材皆源自网络,若有冒犯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络,我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谢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