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将兄/文
老年代步车,有人爱有人恨,还有不少中立偏包容的态度。
比如最近石嘴山、吴忠、同心等地在交警部门查处老年代步车的视频下方,总会有一种声音传来——
为啥不严查厂家?为何不清理源头?
在一些网友看来,老年代步车的问题在于生产,而非“无证驾驶”;驾驶者没错,生产者才有错;老人没错,销售给老人的才有错。
其实猛将兄之前举过例子,类似的老年代步车本身就是园区、社区、厂区使用的,并非让你开往机动车道,让你不用担心交规,让你可以随意闯红灯。
就像儿童的玩具车,有前进挡有倒挡还有刹车,可以生产,可以买卖,大家也都知道不能开到大马路上,更不会放任孩子开着玩具车离开自己的视线,怎么到了老年代步车,就不管不顾了呢?
在猛将兄看来,正是因为如今宁夏有了庞大的老年代步车群体,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家人的利益,从法不责众的角度出发,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同情和包容的声音。
一些数字变化可见一斑。
2018年4月,银川市交警部门曾发布过数据,当时银川全市共有3000多辆老年代步车;2020年3月,宁夏交警总队的数据显示,全区当时共有电动四轮车2万余辆。
而石嘴山交警的最新数据显示,仅石嘴山市通过对大街上行驶的老年代步车进行备案登记,数字陡然上升至1.4万余辆。
要知道,石嘴山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12.71万,占总人口的16.92%。如果老年代步车真的都是老人在开,那么相当于石嘴山60岁以上老人中,每9个老人就有拥有一辆。
问题是,老人还有行动不便的,还有卧床不起的,还有耄耋之年的,还有深居简出的。所以这1.4万辆老年代步车,有多少是真的老人在开呢?
驾驶员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由此,我们可以从石嘴山老年代步车的登记数据,反推全宁夏的数据。石嘴山人口占全宁夏人口的10.3%,是银川的四分之一左右,石嘴山若是有1.4万辆老年代步车,那么保守估计,银川老年代步车的数量很可能已经达到了5万辆左右;整个宁夏更是会突破10万辆。
▲当年本地还有老年代步车生产企业——作为引入资本的成功典范。
石嘴山的1.4万辆数据,还是交警在大街上查处之后登记的,必然还有一些运气不错躲着交警未被查获的,所以上述数据都是最保守的了。
想想看,2018年4月时,银川只有3000多辆,七年后就增加了十几倍。
其实从十余年前,银川交管部门就曾多次对“老年代步车”进行登记、劝导、处罚、整治,但是越整治车越多,不仅没有什么成效,最后就成了“抓住了自认倒霉”“没抓住继续风驰电掣”。
▲2014年6月,银川一辆老年代步车和机动车发生碰撞,媒体当时报道称,交管部门在面对老年驾驶人时多半采取警示教育。
说白了,就是因为前期管理松懈,对于老年代步车总有一种息事宁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处理方式,最终让这一群体呈现井喷态势,最终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
再放任不管,再无任何行动,必然会越来越多,管理和处罚会愈发棘手。
所以,管理老年代步车宜早不宜迟,宜强不宜弱,宜早日立法立规不宜干耗时间,宜联合执法不宜单线作战。
▲宁夏某县区的公安部门,还曾把老年代步车当成了上街执法车辆。
包括市场监管,对于不合规的产品必须进行处罚,从源头上杜绝违法产品进入市场;而对于夸大其词,宣称可以随便在大马路上开的经销商,更应从虚假宣传上加强处罚力度。
一些执法部门,更是要先杜绝自己开老年代步车,不悬挂车牌满大街溜,若是连此现象都无法杜绝,更如何要求百姓?
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至于说——“每个人都会老的”“谁家里没有老人”“谁去关心一下老年人出行”——这种打感情牌的声音,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会变老,但不是都要开一辆“老年代步车”风驰电掣于机动车道上,去实现自己的夕阳红。
□校对:英子 摇摇
□审核:老六 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