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第五代君主拉玛五世,其人生堪称传奇。
这位君王的经历充满了故事性。
他迎娶了四位亲妹妹,并纳有150位侧妃,共育有77名子女,
单是这样的家庭规模就令人惊叹。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成功地将陈旧的暹罗带入现代化进程。
他那波澜壮阔的人生,
特别是他那井然有序的家庭管理方式以及对泰国深远的影响,
无疑值得深入探讨。
01
拉玛五世本名朱拉隆功,
于1853年9月20日诞生在曼谷的大皇宫内,
那里富丽堂皇,是暹罗皇室的核心所在。
他是拉玛四世之子,父亲学识渊博,
热衷于天文与数学研究,且积极与西方人士交流,
因此朱拉隆功自幼便接触到许多新奇知识。
其父思想开明,为他聘请教师教授英文和科学,
这为他日后推行改革埋下了伏笔。
1868年,拉玛四世驾崩,年仅15岁的朱拉隆功登基为王。
当时尚显稚嫩的他,国家事务暂时交由摄政王打理,
而他自己则专注于学习,等待成长。
到1873年,朱拉隆功20岁时正式亲政,接手了这个动荡不安的国度。
彼时,周边已被西方列强环绕,
他深知若不迅速强大起来,国家前途堪忧。
在他即位之时,暹罗仍是一个传统守旧的地方,
规矩繁杂得让人窒息。
朱拉隆功早年见识过西方的先进之处,心中充满新想法。
他一上任便决心要改变国家面貌。
当时的他年轻气盛,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朱拉隆功亲政后首要举措便是废除跪拜礼。
过去臣民见君主需匍匐于地,如同奴隶一般,
他认为这种礼仪有失尊严,果断将其废止。
接着,他开始全面改革。
司法系统混乱不堪,他便建立正规法庭,仿效西方模式;
财政体系一团糟,他整顿税收并创立银行,使财务更加透明;
军队装备落后,他组建新型部队,更新武器装备。
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废除了奴隶制度。
当时暹罗底层民众多为奴隶,
他们从出生起就被迫劳作,他认为这是极不公平的现象,
于是逐步拆解这一制度。
尽管听起来容易,但实施过程中却得罪了不少人,
那些依赖奴隶生存的贵族们没少与他对抗。
他需要一边安抚各方情绪,一边强力推进政策,展现出非凡胆识。
面对西方列强的压力,他也颇为无奈。
为了保全暹罗,他不得不割让部分领土,
如老挝和柬埔寨的部分区域被分别割予法国和英国。
虽然心痛,但他明白这是以小代价换取大安稳,至少避免了国家彻底沦陷的命运。
他还擅长外交事务,多次出访欧洲,
与各国君主友好交谈,逐渐提升暹罗国际地位。
他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地参观工厂和学校,深受启发,回国后便依样画葫芦。
此人头脑灵活,善于借鉴他人长处。
他所推行的每一项改革都不是轻松完成的。
他必须与保守大臣斗智斗勇,同时小心翼翼不触怒外国势力。
有时改革受阻,他便另寻方法,循序渐进。
他心中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重大。
暹罗能够维持主权并向前迈进,全赖他这股坚持不懈的精神。
02
拉玛五世的家庭生活可谓热闹非凡。
他共有96位妻妾,其中包括四位亲妹妹。
在现代看来,这种事情似乎有些荒诞,
但在当时的暹罗皇室中,近亲联姻实属平常,
他的父亲拉玛四世也是这样做的,他不过是延续了这一传统。
在这四位妹妹中,素攀妲皇后最为知名。
她年纪轻轻便嫁给他,生育数个孩子,
可惜19岁那年因船只倾覆溺亡。
当时存在一条奇特规定,普通人不得接触王后,
即使是为了救援也不行,结果她就这样不幸离世。
拉玛五世对此悲痛不已,宫中一度陷入哀伤气氛。
除了四位妹妹外,他还拥有超过150位侧妃。
这些女性背景各异,有的出身高贵,
有的则是普通女子。
侧妃众多,自然子女也多,
他总共生育了77个孩子,其中33个儿子,44个女儿。
抚养这么多孩子已属不易,
更不用说还要关注他们的教育与未来。
他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前程,派遣不少儿子前往欧洲留学,
例如英国、德国等地学习军事或政治知识,期望他们学成归来协助治理国家。
他的次子查克拉蓬王子曾赴俄国深造军事,
还迎娶了一位俄国妻子,成为王室趣闻之一。
长子哇集拉兀继承王位,成为拉玛六世。
在众多子女中,
只有15个儿子后来有了后代,延续家族血脉。
他的孙辈中便包括后来声名显赫的普密蓬国王,
堪称泰国王室的重要根基。
管理如此庞大的家庭绝非易事。
侧妃之间难免产生嫉妒争执,子女众多亦容易造成混乱。
他必须平衡各方关系,既要防止侧妃们闹得太凶,
又要密切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偶尔他与某位侧妃或兄弟意见不合,
也会引发一些小摩擦,但他总能妥善处理家事。
他认为,一个君王如果连自己的家庭都无法管理好,又怎能治理好国家。
他的家庭虽看似混乱,却有着独特的秩序。
他对孩子们的教育要求严格,
尤其是儿子们,必须掌握真才实学。
他有时忙完国事之后,
回到宫中还会与孩子们聊聊日常,查看他们的功课。
众多妻妾儿女围绕着他,使他的生活忙碌充实。
03
拉玛五世不仅忙于改革与管理家庭,
还完成了许多实际工作。
他建立了暹罗的第一家医院,这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突破。
当时暹罗百姓生病全靠草药和巫术治疗,
他觉得这种方法不可靠,于是引入西医技术,
让民众得以接受正规医疗服务。
此外,他对铁路建设也十分热心,亲自推动修建多条线路,
将暹罗各地交通连接起来,
例如曼谷通往北部的线路便是由他促成。
这些成就虽然看似简单,但对于当时的暹罗而言,
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酷爱学习新事物,
在欧洲考察期间看到当地学校、工厂、军队后深受启发,回国便仿效实施。
他还撰写了不少书籍,
将自己的思考与见闻记录下来供后人参考。
他思维活跃,时刻想着如何改善国家状况。
不过,他身体一直欠佳,可能是因为过度操劳。
1910年10月,他在曼谷去世,享年57岁。
那天,整个暹罗都陷入寂静,民众自发悼念他,
认为这位君王是他们的支柱。
他离去时,暹罗已不再是当初那个落后的国家。
医院、铁路、学校等设施均已投入运行,
百姓的生活条件较以往大有改善。
他留下的不仅是这些可见的成果,
还有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暹罗人民相信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拉玛五世离世后,他的改革影响并未停止。
他的儿子拉玛六世继续推动国家进步。
后来,暹罗更名为泰国,
发展至今的模样,人们都铭记着他的贡献。
那些铁路、医院、学校的建设,
以及他废除奴隶制的决定,都奠定了泰国现代化的基础。
他庞大的家庭虽然复杂,
但也为泰国王室奠定了坚实基础,
后代中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
如普密蓬国王便是他的直系子孙。
他的侧妃们有些人比他活得更久,继续留在宫中生活;
他的孩子们,有的成为将军,有的成为学者,各展风采。
他留下的遗产,不仅仅是那些具体成果,
还是一种精神——无论多么艰难,都要奋勇前行,
既要把国家建设好,也要把家庭经营好。
这种精神,即便放在今天来看,依然令人振奋。
04
回顾拉玛五世的一生,他始终致力于国家振兴,紧跟时代步伐。
然而他那庞大的家庭总是为人津津乐道。
毫无疑问,家庭的庞大对泰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或许正是他所期望的结果吧!
信息来源:1、2024南海佛教教育论坛在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举行:人民网2、现代泰国的缔造者——朱拉隆功大帝 :中贸新闻网3、他瓦.蒙卡拉蓬:《泰国革命史》,曼谷1972年版,第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