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中旬,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的黄克诚,向中央发电报提出抓紧创建东北战略根据地的建议。几天后,华中局发电3师师部,令3师4个旅每旅补充7、8千人后,在20天内抵达山东蒙阴。

部队出发前,黄克诚考虑到此行作战任务和行军任务繁重,便向华中局和中央提议,能否将洪学智或刘震提为副师长,以健全师领导班子(3师很久没有副师长了)。



华中局不采纳这一建议,但中央来电指示:“刘震任第一副师长,洪学智任第二副师长兼师参谋长(洪学智之前就是师参谋长)。”

3师到达山东临沂后,刚在延安参加完“七大”的新四军军长陈毅,开会接见了3师所有营以上干部。

会上,陈毅传达完“七大”的会议精神后,向大家点明我们将立足于“打”字去力争和平。

会后,陈毅把洪学智叫到房间单独谈话。陈毅先是问过3师最近的战役情况,洪学智知无不言,讲出自己的真实看法。

陈毅把中央的指示精神揉碎了说给洪学智听,以便于他能更透彻地领悟。

说完这些,陈毅沉吟片刻后说:“我离开延安前,主席还特地委托我找你谈一次话。”接着感慨道:“主席对你很关心啊。”

洪学智听后觉得心里暖乎乎的,自己这么多年没见到毛主席了,主席还惦记着自己没有忘记。

见洪学智没话说,陈毅继续说下去:“主席让我问一下你,对现在的工作和职务满意不满意。如果不满意,主席说了,可以考虑另作安排,而且是马上就可以安排的。”

这让洪学智更加感动了:“太谢谢主席的关心了。我愿意继续留在3师工作,我对3师也有感情,关于职务高低我都不计较。”

3师原是八路军主力部队,皖南事变后划归的新四军。洪学智原是盐阜军区司令,盐阜军区部队合并到新四军3师后,他便出任了师参谋长。

黄克诚身体不好,十分需要他人协助工作。长期以来,他将洪学智视作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两人在公在私相处得都很愉快。

因此,洪学智认为自己完全没有换新工作的必要,不劳陈毅和毛主席费心了。

毛主席为什么对洪学智这么关心呢?

洪学智出身于鄂豫皖苏区,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时,他给红一方面军送去过四批粮食。

洪学智跟毛主席的密切交际,是在1937年9月的一天,洪学智还处在隔离审查中,毛主席带着一名秘书前来看望他们(还有许世友、王建安、詹道奎和朱德崇)。

毛主席先是问他们的名字,接着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最后问他们有什么要求没有。

大家都不敢吱声,毛主席便说:“他们过去讲的那些话,不代表中央,只代表他们个人。”见洪学智等人还没话说,毛主席接着过问他们的生活。

毛主席还询问洪学智等人,想不想出去工作,可以在边区分配。洪学智等人都说想继续学习。说完这些,毛主席就离开了。

洪学智后来才知道,毛主席是了解到真实情况,这次看望是来给他们平反的。

不久,洪学智等人就得到毛主席的亲自平反,恢复自由身。毛主席没有忘记洪学智前面探望时讲到的,说想继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的想法,立即安排他进入抗大学习。

在抗大中,洪学智还担任过第三大队一支队支队长、第四大队副大队长兼校游击战术教员。他在抗大工作了一年多时间,便来到敌后前线,担任了太行军区军政大学第4团团长。

1945年毛主席委托陈毅,找洪学智专门谈话时,距离洪学智离开延安已经有6年之久了。也正因为时隔这么久,洪学智对毛主席新形势下的过问感动不已。

这样的关心,在之后的日子里还有。建国初期,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毛主席问洪学智,你不愿意做后勤工作,朝鲜战争中怎么还是做了。

洪学智说主席您下了命令啊,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

之前洪学智不愿放弃军事工作、转入后勤工作,但在朝鲜战争中,他的后勤工作却干得有声有色的。

庐山会议后的1966年8月和1971年9月后,毛主席又两次过问洪学智的情况,问洪学智干什么去了,自己很久没见到了。

洪学智晚年还说,毛主席对他们这些曾经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很关照、很信任啊。

为提升可读性,此文历经加工与润色。剧情演绎,仅供娱乐,万勿信以为真,切莫对号入座。图文素材皆源自网络,若有冒犯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络,我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谢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