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蹭热度的,真没见过拿命去蹭热度的!

在这个“全民网红”的时代里,互联网让普通人离一夜成名的距离越来越近。

海南陵水赤岭村有个叫“亮哥”的小伙子,因为一次意外海漂火速走红,瞬间成为无数网友心中的“现代鲁滨逊”。

不过,大家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赤岭亮哥”的热度不仅带来了掌声,还点燃了一些人蹭热度的热情。

3月24日,一名男子高调宣布要挑战“亮哥”的航海路线。

没想到这场“挑战”引发了一场从期待到嘲讽再到反思的大讨论……

这背后究竟是勇气的考验,还是用生命去博眼球的荒唐戏码?



“赤岭亮哥” 事件回顾

故事得从“赤岭亮哥”说起。

3月21日晚上9点左右,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赤岭村的一个10岁男孩阿亮,像平常一样坐着塑料小船出海钓鱿鱼。

或许是海风温柔,又或许是夜色迷人,不知不觉中,阿亮在船上睡着了。

当他醒来时,惊恐地发现自己已经被海浪冲得很远,完全失去了对方向的控制,只能随着海浪漂流。



家人发现阿亮失联后,心急如焚,四处寻找了一整晚,直到天亮还没找到孩子,最后无奈报警求助。

当地救援队迅速行动起来,发布了寻人启事,详细描述了阿亮的基本情况和失联过程。

在长达一天一夜的漂流过程中,阿亮经历了种种磨难。



他远远看到了三亚的海上观音像,那本是希望的象征,可惜风浪太大,小船根本无法靠岸,只能继续随波逐流。

幸运的是,3月22日下午2点左右,一艘海钓船在距离海岸约9海里的海域发现了阿亮,并成功将他救起。

当时阿亮裸露的皮肤已经被晒得通红,小船上没有食物和水,他被救上钓鱼船时已经几乎没有力气。



好在吃了面包、喝了牛奶后,阿亮才慢慢恢复体力,断断续续讲述了自己遭遇的一切。

由于阿亮记不住家人的电话号码,船长决定返航并报警。

而此时阿亮的家人早已报案,警察也在码头等候,最终阿亮平安回到了家。

海钓船长小杨把救起阿亮时的相关视频发到了网上,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



当晚,三亚市委宣传部确认了救人信息属实,并表示相关部门会对更多细节展开深入调查,同时提醒家长务必看护好孩子,不要让孩子单独接触危险水域。

随着“赤岭亮哥”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关于他的所有事情都成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人们对阿亮的一些调皮“黑历史”津津乐道,“3岁骑摩托车,4岁智斗人贩子,5岁火烧土地庙”等传言在网上疯传。



不过,阿亮的家人很快出来辟谣,称这些都是谣言。

尽管如此,这一事件的热度依然没有减退,不少人开始打起了蹭热度的主意。

有博主喊着“划着亮哥同款皮划艇去赶海”的口号开直播,吸引了大量网友围观。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还出现了近百个疑似冒充“赤岭亮哥”及其亲属名义的账号!



这些账号大多只发布了几条与“赤岭亮哥”相关的视频,IP地址遍布全国各地,明显是在刻意蹭流量。

甚至有公司开始策划“重走小孩哥同款路线”的旅游项目,试图从这个热点事件中分一杯羹。

在这股蹭热度的热潮中,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男子挑战“赤岭亮哥”海漂路线

3月24日,27岁的海南本地男子王某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声称要挑战亮哥从陵水到三亚的海漂路线。

他驾驶着亮哥同款绿色独木舟,船上堆满了泡面、矿泉水、啤酒、锅碗瓢盆,甚至还带上了潜水装备,配文写道:“生死由命,兄弟姐妹们过几天新闻见。”



他还调侃说:“明天要是没回来,记得去三亚接我。”这种行为看似豪情万丈,却被网友嘲笑为“东施效颦”。

和亮哥的无心漂流相比,王某的准备显然过于充分,少了那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

然而,剧情很快就发生了反转。



面对网友的质疑和安全担忧,记者联系到了王某,他承认这只是“玩玩”,并没有真的下海,只是在岸边拍摄。

警方核实后确认他确实安然在家,3月25日,王某删除了视频并公开道歉。

这场“挑战”最终变成了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热度不但没蹭成,反而引来一片嘘声……



文旅局呼吁切勿模仿

随着男子挑战海漂事件的影响不断扩大,当地文旅局也坐不住了。

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到该男子,询问他是否真的在海上漂流。

男子回应说自己只是开玩笑,并没有真的去挑战,目前人在家中,状态非常安全。



为了确保男子所言属实,警方专门前往其家中核实,发现男子确实毫发无损。

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的工作人员呼吁广大市民和游客,千万不要模仿“赤岭亮哥”的危险行为。

从陵水到三亚,几十公里的海面范围,海况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



“赤岭亮哥”能够平安漂流到三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运气好,那一晚海浪相对平稳,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或者复杂的海况,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工作人员还表示,相关部门后续会发布提醒和公告,再次强调此类行为的危险性,希望大家不要为了蹭热度而忽视生命安全。

“赤岭亮哥”事件本来是一场意外,男孩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和好运成功脱险。



可是这一事件却在网络上引发了一系列蹭热度的行为,甚至有人不惜拿生命冒险去模仿!

在追求流量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保持理智,珍惜生命,不要盲目跟风。

同时,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和引导,防止此类危险行为再次发生。

希望大家能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现在,王某虽然没有酿成大祸,但他的行为已经敲响了警钟。如果不及时遏制模仿热潮,下一次可能就是悲剧收场。

正如网友所说:“我们到底是想追捧另一个‘勇敢者’,还是替他准备悼念会?”

参考资料:男子挑战“陵水亮哥”同款海漂路线?回应称“发视频只是玩儿”,当地文旅呼吁不要模仿——2025-03-25 潇湘晨报热闻|“漂流小孩哥”被疯狂蹭流量!已经出现近百个“分身”,还有公司筹划“同款路线”游!——2025-03-26 齐鲁壹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