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把时光拉回到2001年。

那一年的1月,国内成品汽油的价格为3035元/吨,WTI国际原油价格为29美元/桶,两者之比约为100。

100这个数字要记一下,这是我们衡量国际油价与我国成品油价的基准之一。

之后的二十多年间,这个数字有不同幅度的波动。

再把时间拉到2025年3月,这一时期我国成品汽油的价格为8605元/吨,而国际原油的价格上升到68美元/桶,两者之比来到了125。

考虑到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在过去二十多年间有长足的进步,125的比值,看起来也算处在合理的区间内。

采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得到2001年以来各月的比值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上述图表还有一组信息,那就2001年以来我国成品汽油的供应价格,其变化可分四个阶段:

2001年到2012年的十多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跟2001年相比,2012年成品汽油的价格,从3000元/吨增长到9000元/吨,增长三倍。

2012年以来,成品汽油的价格有涨有跌,在2018年和2022年,有两个明显的上涨高峰。

2022年以来,虽有涨有跌,但整体呈下降趋势。2025年以来,成品汽油的价格,已经与十年前持平。

这种持平,还是不考虑通货膨胀等价格因素的对比结果,如果算上价格因素,汽油的价格下降还是非常明显的。

当然,关于价格因素,还有另一种说法:由于流通的货币减少,以及民生领域的宏观调控,我国并没有出现像国外一样的通货膨胀,所以价格因素的影响力并没有那么大。

从成品汽油与WTI国际原油价格的比例看,在2008年、2016年、2021年有明显波动外,其余年份的比值波动非常小。

大多时候,这一比值在100-130区间内波动,属于波动范围极小的宏观指标。

从这个角度看,油价倒也不如网友所说的那样:国际油价涨了,我们上涨;国际油价下跌,我们不降。

而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随着新能源汽车走进更多的家庭,油价对于更多的家庭而言,其存在的意义会越来越小。

但对于依赖原油价格的工业产品和企业主而言,这一波动的影响仍然持续存在。

或许,这才是我们正确认知油价的方式,毕竟骂能解一时之爽,不能解一时之痛、亦于事实无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