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妇女工作特色品牌及创新典型案例

为推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总结交流我市基层妇女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展现村(社区)等基层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的真心真情付出和风采风貌。市妇联在全市征集遴选了一批典型工作案例,即日起,市妇联开设【全市妇女工作特色品牌及创新典型案例】专栏,进行集中展示,供大家学习借鉴。今日聚焦东湖区百花洲街道妇联品牌项目。

倾心塑造社区“美丽”文化

1、背景

刘将军庙社区地处南昌老城区中心区域,成立于2002年。社区妇联依托辖区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巾帼志愿者作用,抓住妇女“爱美”特性,积极开展“和美邻里”“平安社区”“三风建设”“美丽教育”“家教课堂”等活动。建立社区主导、家庭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机制,推进社区妇女儿童工作。

2、主要做法及成效

01

夯实基础,建造“美丽”平台

社区妇联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立足“美丽”塑造,传播文化,引领文明新风,探索“阵地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工作模式,做好引领、服务、联系妇女群众的工作。利用现有300余㎡场所资源,高标准打造一个高雅、精致、丰富的文化平台,成为社区妇女儿童学习阵地。建好用好“人生时光阁”“健康小屋”“心理咨询室”“能量阅览室”等,开展特色文化活动,让妇女优雅美丽起来,让儿童多才多识。近两年组织开展党史、优秀传统文化、音乐艺术教育和书画培训、读书会、戏社、形体训练、心理教育及各类文艺活动60余次,参与人员近千人(次)。

在丰富文化风尚的感召下,一支30人的巾帼志愿者队伍应运而生,通过社区文化空间,向妇女传播党的声音,传递社会正能量,营造妇女学文化、学艺术、讲文明、讲健康的浓郁氛围。目前社区拥有党建文化、文学艺术、健康文化、时尚文化、国学教育、心智文化等类型30余项,全方位满足社区妇女儿童精神文化需求。

02

借力赋能,做优社区文化

社区妇联积极探索与社会组织融合发展新路,赋能社区和妇女群众,通过借脑借力,融通融汇社会力量。挖掘社区居民中“能人”,充实社区活动力量。社区居民中有退休教师、医生、军人、干部等人才,社区妇联主席上门走访,请贤纳能,尤其注重女能人,用其所长,发挥“能人效应”,带动居民投入学习和文化熏染。同时组织开展才艺展示,让妇女儿童真正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吸附和引进更多社会组织和公益组织入驻。社区妇联干部瞄准与社区特色相关的文化社团,以不惜磨破嘴皮、不怕困难碰壁的韧劲,多次上门与社会组织负责人联系,介绍社区的优势和发展方向,与有关院校、社会组织形成共建共创关系,建立一支由女退休干部、书画家、文艺工作者、文科教师、企业人士等组成的文化志愿者团队。举办文学、书画、音乐、非遗、心理、形体、围棋等培训,吸引妇女参与,让她们收获知识、学会创作,涌现出一批诗词、书画等作品。常态化举办文艺演出和艺术展示,并先后参加区、市组织的展演。

03

用心用力,打造“美丽”品牌

社区妇联借助邻里中心的书屋和场地,举办“美丽”读书会、“书香女人”读书等活动,鼓励她们以读书写作、琴棋书画扮靓自己,当“知性女性”,助力营造书香社区。开展阅读和形体训练排练,举办“庆三八·巾帼美”联谊会、“庆三八·助廉正”说唱会、“好家风·贤内助”朗诵比赛、“三八”节文艺演出等,为妇女送上文化套餐,鼓励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社区妇联精心打造“同心圆梦·三点半课堂”等,为儿童特别是留守困境儿童提供读好书、学诗词、剪纸、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活动;结合防溺水工作开设“七彩假期”特色暑期托管班,让爱陪伴儿童健康成长,已开展活动80余次。逢年过节之前,社区妇联主席就主动联系辖区企业家代表,争取他们捐款捐物献爱心,支持妇儿文体活动,走访慰问困难妇女和家庭。如今,社区已造就“百花书院”“美丽课堂”“三益睦邻课堂”“诗词讲堂”等文艺品牌,不断增强社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供稿:市妇联办公室、东湖区妇联

编辑:余南梅

一审一校: 徐昊惠

二审二校:皮洁

三审三校:黄薇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