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家港城管
近年来,张家港市城管局全面贯彻落实苏州市城管局关于停车管理方面工作要求和安排,紧盯群众关切的“停车难”问题,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工作举措,系统推进“停车便利化”提质工程,让“找车位”不再是难事,让“用车位”更加方便快捷。
今年,张家港市继续将“挖潜增设停车位”纳入民生实事项目,计划年内新增1200余个公共停车位,截至目前,已新增停车位412个,持续释放停车资源,满足群众停车需求,让市民停车“有位”,民生幸福持续“增味”。
聚焦交通枢纽,让出行更便利
自从张家港站投用以来,不少港城市民在节假日会选择乘坐高铁外出游玩,但是停车难题却成为了不少市民的困扰。针对张家港站地下停车场节假日期间难以满足市民停车需求的现状,张家港市城管局指导高新区(塘桥镇)通过深度挖掘闲置空间资源,在张家港站西侧观澜街新建了一处智能化停车场,该停车场占地面积8030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296个,有效扩充了高铁站区停车容量,提升了市民的出行体验,获得了广泛好评。
“之前在地下停车场转了几圈都找不到车位,这个停车场车位多,走过去也只需要5分钟,很方便。”市民杨女士停完车后十分满意。观澜街停车场的建成投用,通过分流社会车辆的停放,有效改善了站区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目前该停车场还处于试运行阶段,未来将通过科学设置车辆出入口,采用“通停通付”等智能停车技术,提升停车场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巧用闲置资源,让生活更舒心
2024年,张家港市城管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实地指导后塍街道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合理规划、建设港华路与塍东路桥下停车场,采取平整、硬化、漆划停车标线等措施,设置了80余个机动车停车位,将原本闲置的空间变为便利有序的停车场所,不仅缓解了周边企业和居民停车难问题,还盘活了城市“剩余空间”,成为城市新亮点。
今年,张家港市城管局会同后塍街道持续发力,创新举措,积极响应市民诉求,将位于后塍街道的原市第二人民医院闲置地块,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改造,打造成为集生态公园与便民停车场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空间。该公园占地面积11650平方米,预计该项目6月份完工后可提供大型车停车位7个、标准停车位58个,并配套建设12组充电桩,届时将有效缓解周边区域停车供需矛盾,切实提升市民生活便利度。
多维挖潜扩容,让就医更顺畅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张家港市一家三甲综合性医院,停车需求量大,日均停车需求约7000余次,而现有停车位仅1200余个,供需失衡导致高峰期停车矛盾加大。同时,车主出场缴费繁琐,车辆排队影响院内道路通行。
2024年,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市城管局、市卫生健康委指导下与市金城集团加强沟通协调,依托“港城e停车”智能停车平台技术优势,实现了市第一人民医院“通停通付”的接入,有效提高了停车场通行效率,缓解了医院高峰期停车场出入口的排队拥堵情况,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今年,张家港市城管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提前优化建设方案,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自走式智能立体停车楼建设,预计新增400余个停车位;会同交警大队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踏勘、排摸需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永安路和暨阳路增设停车位52个,有效改善了医院周边停车秩序;促成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柏丽酒店结对共享,进一步缓解医院停车位紧张问题,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市民停车体验,让就医之路更顺畅。
下一步,张家港市城管局
将继续贯彻落实上级和张家港市工作部署,
加快推进“挖潜增设停车位”民生实事项目,
从规划引领、建设提质、管理优化
三个维度持续发力,
推动港城停车服务提质增效,
为市民营造更加便捷、舒适的停车环境,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助力港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