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个名为《姥姥》的纪录片,让人五味杂陈。

其中有个采访的环节,有位帮女儿女婿带娃的姥姥,无奈的说道:

帮着带娃很久了,但是女婿从来没有叫过自己一声妈。

面对镜头,她说自己现在想开了,本身就是出于心疼闺女的想法,默默无闻,做个无名英雄挺好的。

话虽如此,可她眼神里的落寞与失望,仍然透过屏幕,让每一个人都为之心酸、泪目。

根据一则统计数据表明:

目前,从孩子出生到上小学之前,有将近80%的家庭,存在老人带娃的情况。



而另一则关于带娃人选的调查显示,在有效的投票里,有将近50%的家庭,都是由姥姥带娃。

可现实问题是,姥姥带娃,虽然蕴含着舐犊的浓浓深情,但很多时候,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和肯定。

尤其是有的姥姥,背井离乡、抛下老伴,独自进入女儿女婿的家,担负起照顾孩子的重任,却换来了无助与失望,那该是何等孤立无援的境遇呢?

所以今天就想跟老人们聊聊,并非所有的情况,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比如说,碰上有以下这些特点的女婿,就算能带娃也别帮忙,当心出力不讨好,还惹嫌弃。



01.缺乏感恩之心的女婿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有位姥姥,从女儿女婿的孩子出生开始,就从老家赶来给他们照顾孩子。

三年时间,任劳任怨。

平日里做饭做菜,哪怕自己吃不成辣,也会紧着年轻人的口味。

因为每天照顾孩子忙,她只有等到晚上大家都休息了,才敢躲在客厅的角落里,给远方的老伴打一通电话,诉说想念。

在这位姥姥心里,哪怕自己身心俱疲,但只要女儿女婿过得幸福就行。

可一件事情的发生,却让她突然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换来的都是不值得。

有次孩子发烧,女儿在出差,女婿在上班,老人家给他们打电话都打不通,无奈之下,只能用土方法,给孩子捂了好几层被子,想着出一身汗就好了。

结果女婿下班后看见这一幕,当即就甩了脸色,一边抱着孩子去医院,一边不满的说: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过去那一套,孩子出啥事,这个责任谁来负?

这位姥姥说,那一刻她像是犯错的孩子一样,呆呆的站在原地,低着头,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说实话,像这类女婿,最好还是不要帮着带娃了。

因为这类人,往往没有感恩之心,他们会在你有价值时,把你吃干抹净,等到你没有价值了,就会露出自私冷漠的獠牙。



02.挑剔苛刻的女婿

像是那些需要老人带娃的家庭,往往是权衡利弊之后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就像有的人说的那样:

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好,可以雇得起保姆,或者可以留一个人专职带娃,那肯定不会牺牲老人的晚年幸福。

说白了,就是家庭状况不允许,才让老人挺身而出。

而这背后,往往有个“求”字。

可有的女婿呢,偏偏不懂得这个道理,觉得姥姥来带娃,是天经地义的。

更可怕的是,明明自己并不能在带娃问题上尽心尽力,可偏要显现出一副啥事都要掺和一脚的挑剔和苛刻。

比如,对老人的带娃方式百般不满,从饮食到教育,样样都要指手画脚。

有的女婿更离谱,对上门来替他们带孩子的老人的生活习惯,也有着非常多的意见。

久而久之,这种不近人情、不知感恩的挑剔苛刻,就变成了悬在老人头顶的一把“利刃”,让老人终日过得谨慎小心、唯唯诺诺,各种压力也接踵而来,让人喘不过气。

所以要是遇到这类女婿,还是尽早离开吧,否则,出力不讨好,还会惹人嫌弃。



其实,姥姥这个角色,只要甘愿带娃,对女儿女婿的生活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托举。

她们把自己的毕生积蓄,变成婴儿尿布和奶粉,用自己不够硬朗的身体,去追逐学步的孩子,实则都是在为子女搭建继续攀登人生的云梯。

作为年轻人,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世上本就没有免费的午餐,哪怕是骨肉血亲,也是如此。

当老人用生命余晖,为自己照亮前路时,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用感恩的话语,去温暖他们的心,更应该用行动,去回馈这份沉甸甸的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