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莫迪老仙有点绷不住了,又来找中国合作。据报道,印度政府计划放宽当年因边境冲突,在贸易、签证和航班等方面对中国采取的种种限制,具体措施包括:取消部分贸易壁垒、解禁中国的应用程序、恢复往来航班,向中国学者和技术人员发放签证等等。


(莫迪老仙,变脸大师)

一、印度释放善意

总得来说,印度是想为中方投资提供便利,以便两国企业在印度合资建厂,当然在合资企业里,中方只能作为少数股东。这位消息人士表示,莫迪政府已就具体的政策落实讨论了一段时间,可能会在几周内逐一公布。

印度的突然示好,还是很让人意外的。过去几年印度在经贸、边境问题上咄咄逼人,现在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反差如此巨大的行为,还是同一届政府出台的政策。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样的急转弯,又能不能再信莫迪一次呢?


(过去一年,印度曾多次对华示好)

这次莫迪对华示好,不能说完全没诚意。他想改善对华关系不是突然发生的,过去一年,印方官员不止一次释放积极信号。去年3月,印度外长苏杰生谈到中国,说印方十分重视两国关系。7月,苏杰生出席美印日澳四方安全对话,表示中印之间的问题会自行解决,不需要外国干涉。10月,两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喀山举行会晤。今年3月,苏杰生再次强调,要和中方建立稳定的外交关系。

二、莫迪意欲何为

作为全世界最擅长变脸的国家,印度能坚持一年对华示好,确实很难得,但在这期间,我们并没有给出什么积极回应,可以说完全没搭理莫迪。毕竟这么多年,印度政府搞出过太多“杀猪盘”,2023年坑小米等中国手机企业的事情,让莫迪政府有了一个“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的美名。

现在印度对华示好,主要是美国的态度变了。之前反华能在美国那边拿到投资。特朗普回来之后要收“对等关税”,莫迪想拿中印关系作为跟特朗普谈判的筹码。同时,印度自己的制造业,也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2020年,印度对中方实施限制措施后,莫迪自信满满地表示,他要振兴印度的制造业,可是几年下来,印度国民经济中的制造业比例非但没提高,还下降了1.1%。


(振兴制造业,没有那么简单)

就前两天,印度方面不装了,承认取代“中国制造”的计划失败。自己发展实在太难,只能转头求中国帮忙。有意思的是,在印媒的分析文章中,他们的专家还煞有介事的写道,制造业污染大,利润低,工人干活儿还累,不搞也没事,把这部分产业链外包给中国,我们只搞服务业,也能把印度建设成发达国家。

三、中企要投资吗

行吧,莫迪政府怎么做梦,是他们自己的事。但我们的企业要不要去印度投资,就得好好斟酌一番了。莫迪对华示好并不可信,即使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也很难说会不会在几年后翻脸。印度跟美西方的关系比中国还好,这些年被他们坑的国际知名企业也不少。所以现在大家都在观望,莫迪是不是又开了新的“杀猪盘”,等中国企业去把厂房建好,技术教会,再翻脸不认人。


(莫迪还能骗到谁呢)

而这,也算是莫迪左右横跳,败光印度国家信誉的恶果,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固然有市场广阔,发展空间大等等优势,但缺乏政策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个致命伤。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第一次被你骗,是你的问题,第二次还被你骗,那就是我的问题。这边也提醒一下看好印度市场的中企,如果现在再去,几年后又被收割,可就真的不能怪印度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