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传来
安徽首次!
近日,颍上县八里河自然保护区监测到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成功完成野外繁殖全过程
这是安徽省首次记录到该物种
在自然环境下
实现从筑巢到孵化的完整生命周期
东方白鹳为鹳形目鹳科的大型涉禽,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涉危物种红色名录认定的全球性濒危鸟种,在我国已被列入2021年2月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誉为“鸟界大熊猫”。
据监测数据显示,一对东方白鹳于2022年11月在颍上县八里河自然保护区高压电线塔顶部筑巢。工作人员采用红外摄像机远程监测与人工巡护相结合的方式,对东方白鹳的繁殖行为进行了全程记录。
国网颍上供电公司半岗供电所所长杨冬青介绍:"工作人员每天开展2-3次巡视,重点观察鸟类活动情况和安全状况。"
据了解,保护区采取了多项保护措施:一是保障周边环境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人类干扰;二是加强育雏期动态监测;三是在食物不足时及时投放鱼苗补充食源。
监测显示
5枚鸟蛋分别于3月13日和16日
全部成功孵化
孵化率达到100%
“此次成功繁殖为研究东方白鹳的栖息地适应性提供了重要案例。”颍上县自然保护地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苏冬冬透露,后续将系统梳理监测数据,加固现有巢穴,并考虑增设人工招引巢穴,吸引更多东方白鹳来颍上繁殖。
近年来
颍上县通过实施湿地修复工程
已恢复湿地面积1200公顷
数据显示
保护区鸟类种类从2018年的156种
增至目前的186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由3种增加到7种
标志着当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
取得显著成效
通讯员 | 徐建平
编 辑 | 王东强
审 核 | 张 杰
来 源 | 阜阳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