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电机位于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上,通过皮带轮与发动机联动,实现发电、发动机启动与自动启停功能,不参与驱动,广泛装备于纯燃油车、增程式、插电式混合动力等车型上。

P1电机装置于发动机曲轴端,并通过曲轴作为转子集成在发动机中,其承担了发电机、启动电机、动能回收的逆变器,以及辅助动力角色,广泛应用于48V轻混汽车。不过,由于P1和P0一样不能单独驱动车辆,对燃油经济性的帮助非常有限。

P2架构中电机可以单独驱动车辆,动能回收时发动机不工作,同时传动比的延续不需要太大扭矩,电机就可以做得更小而节约成本,整车也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牧马人、普拉多、坦克500Hi4-T等纵置后驱混动系统越野车四驱前桥采用的基本都是P2架构。


P3电机位于变速箱末端,由皮带、齿轮或与发动机同轴连接。相比P2,P3电机既可以与发动机串联共同驱动半轴,也可以跳过变速器直接通过一组减速器驱动半轴。大部分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采用的基本都是P1、P3架构。代表车型有比亚迪DM-i、领克06EMP、长安启源A05等车型。

P4电机与发动机、变速器没有直接联系,其通常布置于后桥或作为轮边电机,为混动汽车提供后驱动力源。由于P4架构电机与发动机不存在机械连接,分别独立驱动前后轴,动力分配效率更高,四驱稳定性和转弯性能更好。沃尔沃T8、丰田智能电混双擎四驱系列、长城哈弗猛龙Hi4、枭龙Hi4等车型都有P4架构的身影。而比亚迪仰望U8事实上也算是脱离了发动机驱动的增程式四轮边电机的P4架构车型。

小结

技术革新永无止境,P0-P4早已不是各自分离毫不相干的个体了,为了提供更出色的整车性能,许多品牌车型都在积极探索不同架构的混合利用技术,我们很难以某种单一或唯二架构去定义了。

比如比亚迪DM-i/p、吉利雷神/EMP、丰田电混双擎四驱、长城Hi4、奇瑞鲲鹏等等,都融合了P1、P2/P3、P4等不同的电机架构。混合动力汽车正朝着越来越经济可靠而舒适的方向迈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