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京通话后,特朗普又将主意打在中方头上,难道中美元首会晤真的要来?外交部的回应简洁明了,心有不甘的特朗普,又盯上了中国留学生,是想逼中方就范?中方会如何应对呢?



(特朗普和普京通话)

日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一次长达90分钟的电话会谈,这场电话交流让人感到有些意外,但又似乎在情理之中。如果要用四个字来概括这次对话,那就是“各怀心思”。

根据双方的描述,这次通话是“坦诚且富有成效”的,其核心议题无疑是围绕着如何为俄乌冲突降温。特朗普高调宣布双方同意“立即停止所有能源和基础设施攻击”,并推动全面停火,以期结束这场战争。但普京显然没有那么乐观,他的回应更为务实,支持特朗普提议但附加了几个条件,包括乌克兰停止强制动员士兵、停止重新武装部队,以及要求西方完全终止对乌军事援助和情报支持。这些条件并不是随口一说,显露出俄罗斯对安全保障的强烈需求和与西方博弈的坚定立场。



(美俄代表团在沙特谈判)

可以看到,普京的策略是通过部分让步换取美国对俄罗斯安全诉求的认可。而特朗普也不甘示弱,通过这次的对话希望快速结束俄乌冲突,符合其“战略收缩”的政策。

眼看和俄罗斯“热切联络”之后,特朗普的算盘就又打到了中国的头上。特朗普兴致勃勃地向全世界宣布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并且还透露一件“中美大事”:两国领导人会谈即将举行。



(特朗普透露“中美会谈即将举行”)

美媒表示,在促成美俄对话中,中国扮演了重要的斡旋角色。这看似给中美之间多了个可以对话的契机,但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却对此表示“没有可以发布的信息”,简单明了地告诉大家,中美元首会晤还不确定。

分析认为,中美最高层见面是合情合理的,毕竟全球经济离不开中美的牵引。但问题来了,特朗普是不是又在一厢情愿中玩起了“自说自话”的游戏?特朗普急于展示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而中国似乎并没有急着买他的账。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

其实中美关系能走回正轨,这不仅存在于中国的战略考量中,也应该是全球稳定的良好期许。然而,特朗普在过去的政策中,对中国采取了过于激进和挑衅的态度,使得两国之间的信任严重缺失。尽管美国目前在某些对华施压的政策上碰了壁,但要让特朗普及其政府迅速改变对中国政策的路线图,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特朗普想通过极限施压逼迫中国就范,以签署一个基于“美国优先”原则的“新的贸易协议”。然而,这种单向的讨价还价没有任何作用,因为任何协议的达成都需要在关键议题上的妥协,而这恰恰是特朗普不愿面对的。所以说,目前中美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不大,至于最高层会晤,则更是不太可能的。

不过这么明显的道理摆在眼前,特朗普却反其道行之,甚至说他可能想拿中国留学生,逼中方就范。



(共和党人推动美国会众议院立法,妄图全面禁止中国公民获得美留学签证)

如今,美国国内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无端指责再次掀起波澜。共和党人推动立法试图禁止中国公民获得美国留学签证,而“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更是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要求美国大学提供中国籍学生的详细信息。这一系列针对中国留学生的举措,显然是特朗普式极限施压策略的延续,试图通过施加压力来逼迫中国在谈判中让步。

中国对此的反应则是坚定而理智的。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表示,美方应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保障中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这也是在给美国传递一个信号:我们会就事论事,要谈判可以,但绝不会轻易屈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