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赌石第一案”一审宣判:玉石老板犯诈骗罪被判15年,被告律师称将上诉;

212栋中152栋存在违建,武汉一别墅小区大规模违建背后的股权之争;

从“承包经营”到“受托管理国有资产”:一家民办幼儿园身份反转疑云;

涉嫌敲诈上市公司,安靠智电时任董秘黄节根案争议;

浙江民办院校因危房问题起诉教育局最新进展:申请再审获省高院立案;

以上是本周值得关注的监督报道。

“中国赌石第一案”一审宣判:玉石老板犯诈骗罪被判15年,被告律师称将上诉

3月17日下午,“中国赌石第一案”在河北省霸州市法院一审宣判。

红星新闻记者获取的判决书显示,被告人张有省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被告人张晓林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被告人陶德军无罪。

3月17日,被告人张有省的辩护律师刘洪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张有省自2019年12月28日被拘留,至今已被关押逾5年。据刘洪明了解,对于一审判决,张有省和张晓林准备提起上诉。

3月18日,张有省的女儿张雪妮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张有省被拘留以来,她已有5年多没见到父亲了。作为家属,她将支持父亲提起上诉。

2020年10月9日,霸州市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玉石商人张有省、张晓林、陶德军提起公诉。该案自起诉至一审宣判,已历时近4年半。

红星新闻此前报道,2019年4月24日,云南玉石商人张有省在中间人张晓林和陶德军的促成下,将一块价格8千万元的翡翠赌石卖给河北省知名钢铁企业董事长马某波。这块翡翠赌石切开后,经估价认定不超过436.97万元,业内称“切垮”(指切开后的翡翠原石价值远低于预期)。马某波联系张有省等人,提出愿出高价再购入一块高档赌石,张有省、张晓林随即再次前往缅甸收购赌石,与马某波交易。

张有省等人把第二块赌石送到马某波公司后,马某波以第一块赌石“切垮”,质疑张有省他们虚构赌石产地,要求他们退还第一块赌石贷款,并扣下了第二块赌石,随后把张有省等人赶出了公司。



双方协商无果后,马某波向警方报案。2019年12月,河北省霸州市公安局以涉嫌诈骗罪,将张有省拘留。2020年,张晓林、陶德军也以相同罪名被刑事拘捕。

2020年10月,河北省霸州市人民检察院将张有省等人诉至霸州市人民法院。起诉书称,张有省、张晓林和陶德军在马某波公司内,将一块翡翠玉石产地虚构为缅甸木那坑口,骗取马某波信任后以8千万元卖给马某波。经检测,该玉石实际产地为危地马拉,市场价值不高于人民币436.97万元。检方认为,被告人张有省、张晓林、陶德军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2021年4月20日,该案在霸州市人民法院一审第一次开庭。2022年6月28日,该案在霸州市人民法院一审第二次开庭。张有省的辩护律师刘洪明介绍,两次庭审的焦点,均为被告人是否虚构赌石产地、交易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

3月17日,刘洪明告诉记者,在两次庭审中,检方先后委托了不同的鉴定机构出具关于涉案赌石产地的鉴定意见书。第一次庭审中,原告方出具了多份关于赌石原产地为美洲危地马拉的鉴定报告。被告方提出质疑,称这些报告的鉴定内容和程序不合法。

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503/08d7e5eab0189f5b6db6ce0d344cc7c2.html?fromUdid=17eb1358-209c-4d87-880c-307ad5d49661

— —红星新闻记者 王语琤

212栋中152栋存在违建,武汉一别墅小区大规模违建背后的股权之争

湖北武汉一别墅小区长期违建并挂牌销售,相关部门自2016年起就曾介入调查并进行查处。然而近10年过去,该别墅小区违建之风愈烈。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小区202户里面有152户房屋存在违建。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发现,该处别墅小区违建风波背后存在着长达18年的股权转让之争。

2024年11月,红星新闻接到举报称,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武汉金银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小区(下称高尔夫小区)别墅存在大量违建。

“原本两三层的别墅被加盖外扩到四五层后在网上销售。”“还有人以危房修缮名义,直接推倒重新盖。”举报人称,该小区还存在“将门牌号私下偷换并进行大规模扩建的行为”。

相关资料显示,高尔夫小区内有一处高尔夫球场,将小区分为东苑、西苑。2022年的二手房交易信息显示,该小区参考均价为3.1万多元每平方米。

今年1月初,红星新闻实地探访高尔夫小区西苑时发现,小区内房屋均为独栋别墅,虽为高端别墅小区,因年代久远,一些建筑外立面略显陈旧,有不少别墅外立面明显经过整修。有的别墅前堆放有建筑垃圾和围挡,部分别墅体积明显大于其他别墅。



早在2017年,武汉当地媒体就曝光过此别墅群违建。时任金银湖街城管执法队负责人回复媒体称,小区内有部分违建发生在2002年以前,属于历史违建。从2016年开始,东西湖区纪委和金银湖街道纪委已对违建中存在的相关人员违法违纪情况进行了处理。

不过,有小区住户告诉红星新闻,其6年前搬进小区,“里面天天都在施工,去年夏天还有媒体曝光过。”

据澎湃新闻2024年7月报道,记者暗访中,有建筑公司称,和开发商合作了20多年,加建和挖地下室都没有问题,只要不危及房屋结构安全。“把图纸给我就帮你跑手续,手续是假手续,就是打擦边球”。

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503/e5cba313f0b5fcc957e203dbc72573c5.html?fromUdid=17eb1358-209c-4d87-880c-307ad5d49661

— —红星新闻记者 王震华

从“承包经营”到“受托管理国有资产”:一家民办幼儿园身份反转疑云

陕西咸阳市的孟希娟原是一名国企员工,她以12万元一年的费用,租赁承包了企业幼儿园进行独立经营。多年后,企业认为孟希娟运营的幼儿园收费应是企业资产,孟希娟也被法院认定为受托管理国有资产的国家工作人员,一审以贪污罪判处十一年有期徒刑。

面对一审判决,孟希娟的家属有着不同看法:“企业二十余年未实质给孟希娟发过工资,在签订承包合同后,每年缴纳租赁费用,为何现在却成为受托管理国有资产的国家工作人员?”

54岁的孟希娟曾是咸阳偏转电子集团的一名普通员工,在工作不久后,被调入了偏转集团的托儿所工作。2015年,孟希娟与偏转电子后勤管理部签订了承租合同,约定租赁原企业幼儿园场地和设施用于办学,每年租金12万元及安置数名偏转职工就业。

孟希娟承包运营的幼儿园,曾是偏转集团职工的托儿所,在法律上并非一个真正的主体,所以幼儿园无法拥有独立账户,只能在偏转集团下面开设一个子账户进行收费。



2015年,孟希娟正在申办民办幼儿园时,根据咸阳市相关规定,企业所属性质的幼儿园被划归到新成立的咸阳幼教集团进行管理。其中,幼儿园的账户也一并移交到了咸阳幼教集团名下。偏转幼儿园因申请的民办幼儿园证件还未办理成功,经营收入也只能存入幼教集团下的账户,工资、社保也由幼教集团代劳支付。

2018年,在孟希娟申办了民办幼儿园相关证件后,按照咸阳市民政局相关规定,孟希娟启用秦都偏转幼儿园账户进行收支。从此,工资等不再通过幼教集团账户流转。直到2023年,孟希娟被咸阳市淳化县人民检察院以贪污罪名起诉。2025年1月,淳化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孟希娟犯贪污罪为由,对其处以有期徒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100万。

https://www.app2020.tjyun.com/cms_sys/cms_template/000/000/093/index.shtml?appId=1b8b3255-58d4-4ba7-b0f7-9d136547eb38&jsonUrl=https://static20.app2020.tjyun.com/jyapp/cms_mob/v200/cms_news/000/000/058/185/000000058185557_644eb93c.json&resourcesUrl=https://static20.app2020.tjyun.com/jyappv300/cms_mob/v200/cms_oth/chan.json&jy_uid=-113732973327787841&newsId=058185557

— —津云新闻记者 郭强

涉嫌敲诈上市公司,安靠智电时任董秘黄节根案争议

在因涉嫌刑事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2年多后,江苏安靠智电股份有限公司(300617.SZ,下称“安靠智电”)原董秘黄节根,站在了被告人席上。

2025年1月13日,江苏省溧阳市人民检察院(下称“溧阳检察院”)指控黄节根犯敲诈勒索罪一案,在溧阳市人民法院(下称“溧阳法院”)再次开庭审理。2024年10月28日至29日,溧阳法院已就该案进行了第一次开庭。

溧阳检察院指控,黄节根存在私自修改与安靠智电签订的《绩效协议》条款行为,并以安靠智电存在财务造假问题,不能保证其2022年半年报内容真实、准确、完整等相要挟,向该公司提出巨额财产要求。

黄节根及其辩护律师均做了无罪辩护。黄节根认为,是因为自己不愿配合安靠智电的财务造假行为出具2022年的半年报,才招致该公司的报复,进而引发了这桩刑事案件。

安靠智电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晓凌则对经济观察报记者称,黄节根敲诈勒索该公司是早有预谋。2025年3月11日,负责审理该案的溧阳法院法官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该案目前尚未宣判。

https://www.eeo.com.cn/2025/0312/716024.shtml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微敖 程丹妮

浙江民办院校因危房问题起诉教育局最新进展:申请再审获省高院立案

围绕“校舍是不是危房”问题,浙江永嘉县博闻学校(下称“博闻学校”)和永嘉县教育局打了多年的官司。3月23日,博闻学校代理律师向澎湃新闻发来的《受理及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书》显示,浙江省高院日前已经立案受理了永嘉县博闻学校的再审申请。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018年7月,永嘉县教育局将桥头镇朱涂中学和桥下镇第二中学闲置校舍捆绑,将其租赁权向社会公开转让。博闻学校参与竞拍后中标。



原桥下镇第二中学校舍,2018年8月起至今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博闻学校相关负责人称,校舍交接后准备装修时,发现桥下二中校舍有严重安全隐患,他们向教育局报告后并委托鉴定机构进行安全性鉴定。鉴定机构给出的结论为D级危房,建议尽快撤离,拆除重建。经与永嘉县教育局协商后,桥下二中校舍就未被启用。

之后,博闻学校创立“永嘉县博文实验学校”,并于2018年9月在原朱涂中学校舍开学,近500名学生入学。而在开学2个月后,他们发现了教室有墙体突然掉落的情况,之后朱凃中学校舍经委托鉴定机构鉴定为C级危房,建议采取加固措施。学校将情况向永嘉县教育局反映,同时对校舍进行了加固修理。

2019年7月,博闻学校认为永嘉县教育局交付的校舍不符合安全标准、存在安全隐患,遂将教育局起诉至法院,要求变更租赁合同。之后学校撤回起诉,双方协商未果,校方再次起诉至法院请求认定合同无效。

永嘉县教育局坚称,两处校舍并不属于危房,不存在安全隐患,并认为校方私自委托鉴定,不排除其和鉴定机构串通的可能。

历经五年诉讼,永嘉县法院和温州中院在两审判决中均驳回了博闻学校的诉求。温州中院在2024年2月作出的终审判决中未对双方校舍危房之争进行认定,称“校舍是否属于D级危房并不影响本案处理结果”。

博闻学校不服,于2024年9月向浙江高院提出申诉。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470042

— —澎湃新闻记者 王选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