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6日讯 3月26日,滨州市滨城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发布服务滨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滨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袁晓燕通报相关情况,滨城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赵源泉发布十条措施,滨城区人民法院金融法庭负责人曹莎莎发布典型案例。
近年来,滨城区人民法院深化打造“益企护航”营商环境品牌,不断健全服务企业发展工作机制,提升涉企案件办案质效,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全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精准服务企业发展,助力“成就企业家梦想”。
提升服务水平,让企业和企业家更舒服
优化诉讼服务。出台“服务保障‘三大战役’十条措施”和“服务滨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开展“益企护航”系列活动,为企业解纷提供全流程服务。优化办案机制。建立涉企案件影响性评估制度,成立金融法庭和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在全市率先开展破产公益清算和反担保独立保函工作,公益清算入选全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金融审判经验做法被省法院推广。优化经营环境。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依法判定王某翻新二手显卡充当“全新正品”出售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综合运用集中执行、拘传拘留、拒执罪等措施,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提升案件质效,让营商环境更法治
严把涉企案件质量关。加大涉企案件业务培训、疑难研判、发改评析力度,做实诉讼保全、督促履行和全程释法说理,邀请资深法官、专家学者授课指导,建立类案专审办案模式,压实涉企案件审判管理责任,确保裁判正确、标准统一、办案高效。2024年以来,审执结涉企纠纷14 000余件。
严把涉企案件效率关。加大涉企案件审限变更审查力度,在金融借款、买卖合同等纠纷中推行“要素式”审判,建立小标的案件快执机制,形成“分案精准、查控高效、威慑有力”的执行模式,“3+”快执机制被市法院转发。
严把涉企案件监督关。完善院庭长阅核制度,落实院庭长“六类案件”监管责任,建立院领导常态化公开接访制度,常态化开展审务督察,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方式,织密全流程监督体系,营创“亲清”院企关系。
做好源头预防,让企业发展更放心
健全涉企案件多元解纷机制。加强与金融、保险、劳动、房产等行业部门诉调对接机制,成立“滨城公证处驻滨城区人民法院司法辅助协作中心”,选取房屋买卖、教育培训等领域典型案件示范审理,探索建立道交审判调解建议函机制,促进纠纷多元化解、实质化解。
充分发挥司法建议作用。2024年以来,围绕金融风险防范、企业经营管理等领域问题发出司法建议31份,指导企业规范管理、降低风险。针对快递员非法运输国家保护动物问题,法检首次联合建议,更促进了快递行业规范监督管理。
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参加“滨周到·城心办”“局长谈营商”访谈活动,围绕金融审判、劳动争议等录制普法专题节目《天平之声》6期,开展“送法到企业”活动,发布涉企典型案例,提高企业法治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
滨城区人大、区政协、区营商环境中心、区综治中心、滨州工业园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滨城法院干警代表列席发布会。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通讯员 李贵青 滨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