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将深入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实现监管服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3月26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整合检查资源,聚焦破解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多头重复检查、标准难统一等执法痛点堵点问题,昌平区市场监管局会同北京市药监局第四分局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行政检查,有效整合监管资源,年内预计减少入企检查30余家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3月24日,昌平区市场监管局携手北京市药监局第四分局,对辖区内一家集第一、第二、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于一体的企业展开了现场检查。据执法人员介绍,在以往的检查模式下,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由昌平区市场监管局负责检查,而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则由市药监局第四分局检查。由于检查项目存在诸多交叉重复之处,企业往往需要多次应对检查,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企业迎检压力大。现在组织联合检查,可大大减轻企业负担,让他们更专注于生产经营。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根据《2025年北京市医疗器械注册生产使用监管工作要点》要求,昌平区市场监管局会同市药监局第四分局,对辖区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同时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制定了年度联合检查计划,规范检查形式,采用“综合查一次”、非现场监管等方式,年内预计减少入企检查30余家次,有效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