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团当地时间24日晚结束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的会谈之后,乌克兰和美国代表团25日又在利雅得举行第二次会谈。随后,三方于25日分别发表有关会谈成果的声明。
美国25日发表两份声明,称此次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进行的双边技术级会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美方已与俄乌就保障黑海航行安全达成共识,杜绝使用武力,并防止将商业船只用于军事目的。
美国将帮助俄罗斯恢复农产品和化肥出口进入世界市场的渠道,降低海上保险成本,并加强此类交易的港口准入和支付系统。
美乌双方同意,美国将继续致力于帮助实现战俘交换、释放平民被拘留者。
俄乌同意与美方制定措施,以实施关于禁止袭击俄乌能源设施的协议。
美俄和美乌都欢迎第三国斡旋,以支持能源和海事协议的实施,并将继续努力实现持久和平。
美国重申,俄乌冲突双方必须停止杀戮,这是实现持久和平的必要步骤。为此,美国将继续促进双方谈判,以根据在利雅得达成的协议实现和平解决冲突。
在美方发表声明后,乌克兰和俄罗斯先后发表声明,公布会谈成果。
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25日下午表示,就黑海航运安全,乌方明确强调,若俄军舰在黑海东部地区以外活动,将被视作违反协议精神,违背保障黑海航行自由的义务,对乌克兰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在此情形下,乌克兰将充分行使自卫权。
乌梅罗夫强调,为了有效实施协议,重要的是尽快举行补充技术磋商,就协议实施、监测和控制的所有细节和技术方面达成一致。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5日在会见媒体时说,乌方没有就领土问题与美国和俄罗斯达成任何共识,美方同意将于近期就停火细节举行新一轮会谈。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网站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25日夜间,俄罗斯发布《俄美专家组会谈主要成果》,称俄美两国同意制定具体措施,以落实双方元首达成的自3月18日起的30天内禁止双方攻击彼此能源设施的协议,而且这一协议可以延长。与此同时,任何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退出协议。
克里姆林宫网站当天发布了俄美商定的禁止攻击双方能源设施的清单,包括炼油厂;包括泵站在内的油气管道和储存设施;包括发电厂、变电站、变压器和配电器在内的发电和输电基础设施;核电站;水电站大坝。
△路透社报道截图
关于黑海航行问题,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25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方主张以各方可以接受的形式重启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俄方无法接受任何含糊不清的提议。拉夫罗夫强调,如果恢复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俄方需要最明确、具体、可验证且有效的保障和机制来解决俄乌冲突相关问题。
△《莫斯科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25日晚,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与美国继续以建设性和积极的方式开展合作,近期将发布另外一份联合声明。
当天早些时候,俄方称由于乌克兰方面的立场,俄美双方未能在利雅得磋商后达成联合声明。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员董一凡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分析指出,虽然此次会谈是俄乌和平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但是相关会谈成果在落实执行上会面临诸多困难。
过去俄乌一直是拒绝对话沟通的,这次双方至少愿意通过美国这个中间渠道进行一定的谈判,这本身就是双方愿意为和平进行努力的第一步。
但是三年冲突让俄乌之间的互信相当脆弱,他们甚至不愿意面对面对话,这也反映出谈判进程推进的困难,不仅要解决很多技术性问题,还要想办法让双方恢复互信。
另一方面,谈判开始前,双方都在指责对方没有停止袭击,因此无论是黑海安全,还是能源设施安全,如何管控分歧、约束军事行动对俄乌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这次会谈结束后,各方没有透露更多技术细节,三方也没有发布所谓联合声明,这说明各方分歧依然很大,这说明很多成果只是达成了口头的共识,未来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在接受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表示,美俄此次没有发布联合声明,说明乌克兰危机的复杂性与美俄关系的微妙性。
美俄之间本身存在深刻的分歧。例如,美方近日反复提到乌克兰领土界定问题;美国在寻求与俄罗斯改善关系之际又鼓动北约成员国增强防务军备。尽管美俄之间就解决乌克兰危机达成了某种共识,但由于没有得到乌克兰和欧洲国家的认可,从而使任何此类美俄共识都难以落地,也丧失了发表联合声明的任何意义。
由于乌克兰危机本身不仅涉及乌俄两国直接当事方的利益,还涉及整个欧洲的安全秩序构建方向问题,异常复杂,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化解方案。这意味着如果美俄强行按照双方意愿解决乌克兰危机,最终结局很可能是危机持续恶化,美俄关系又很难改善。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早间第一资讯》
记者丨郝薇 杨卓英 印梅梅
编辑丨李严 单立娟 杨楠
签审丨刘鹏 江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