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记者从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为精准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动全市审计机关齐心协力护航保障“项目提升年”,济南市审计局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审计监督护航保障“项目提升年”行动的实施方案》,聚焦“四抓四提升”工作要求,落细工作颗粒度,提升审计穿透力,推动项目建设再加力、再提速、再增效。


首先,聚焦项目谋划储备,把好入口关。坚持把“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作为工作导向,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持续加大对“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济南建设、提高民间投资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加强量本利研究分析,揭示影响政策落地、制约政策效应发挥的问题,确保各类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济南市产业发展方向。

其次,聚焦建设过程管理,把好质量关。围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载体建设等,对黄河体育中心、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山东大学龙山校区、低运量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等开展跟踪审计,聚焦谋划储备、落地建设、投产达效等各关键环节,深入揭示政策执行、规划落实、立项审批、资金使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规范工程建设管理,提高政府投资质效。

同时,聚焦资源保障供给,把好要素关。把“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落实情况作为审计重点,围绕征地拆迁、融资服务、功能设施配套等关键环节,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重点资金筹集使用、重点专项资金、政府债务管理、征地拆迁、闲置低效土地盘活、群众安置等方面情况,揭示政策落实、部门协同、资金匹配、工作衔接中的梗阻和障碍,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体制机制短板,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重点项目倾斜。

另外,聚焦工作力量整合,把好服务关。对重点部门单位领导干部(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关注“项目提升年”重点任务推进落实情况,着力揭示部门职能定位不清、单位间有效沟通不畅等问题,推动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促进形成项目建设合力。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的协同联动,紧盯行政审批、工程建设、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健全完善“精准画像”工作机制,促进各级领导干部用好亲清政商交往清单,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大众新闻记者 段婷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