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车企还在争夺“智能化体验”一城一池时,宝马已经利用AI技术开启加速键。3月25日,这家百年豪华车企正式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宣告从“驾驶机器”向“智慧出行伙伴”的全面进化。



传统汽车如同机械硬汉,专注动力与操控,而AI赋能的宝马则化身“智慧伴侣+高效专家”的综合体。宝马的“360度全链AI战略”以三大支柱为核心:用户体验升级、业务流程优化、供应链协同创新。从研发到生产,从零部件采购到售后维护,AI如同一张无形神经网络,串联起每个环节的效率与温度。

例如,在生产线上,AI可实时监测零件精度,降低缺陷率;在供应链中,算法能预判全球物流风险,实现零配件精准调配。目前,宝马已在中国市场落地超200项AI应用,而新战略的推行将让“AI化造车”全面提速。



对用户而言,最直观的变化来自座舱体验。宝马即将量产的国产新世代车型(2026年上市)将首发搭载AI大语言模型,算力直接提升20倍,未来的宝马语音助手不再是机械执行指令的工具,而是能“察言观色”的出行管家。比如,当用户询问“附近适合遛娃的餐厅”,它不仅能推荐选项,还会补充:“这家提供免费儿童餐,但周末车位紧张,建议提前2小时预约。”

宝马的AI战略成功,离不开中国科技生态的加持。目前,中国在智能网联、AI算法等领域的创新已领先全球,而宝马正通过“中国共创2.0计划”深度融入这一生态。



此前,宝马宣布与阿里巴巴合作加速大语言模型“上车”,与华为共同打造数字钥匙、HiCar互联等功能,让手机与车机无缝衔接;北京、上海、沈阳、南京四大研发基地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成为AI战略落地的“技术引擎”。

值得关注的是,宝马的AI技术将覆盖燃油车与电动车全矩阵。无论是内燃机的效能优化,还是电池管理的智能调控,AI都将扮演核心角色。

从“操控之王”到“AI卷王”,宝马的转型印证了一个趋势:智能汽车的本质不再是交通工具,而是进化为“有温度的移动智慧空间”。这场由AI驱动的变革,既是对德国精密制造传统的传承,更是对中国创新速度的致敬。当严谨的工业基因与敏捷的科技生态碰撞,智能出行的未来图景正加速展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