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国际一流“北京服务”工作要点(2025年)》,提出“推出一批回应关切、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切实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其中多处提到信用相关内容:


8.推进诚信建设。将合法性审核作为政府以招商引资备忘录、框架协议形式作出承诺的前置程序。加大政务失信监测力度,强化政务失信案件信息共享及挂牌督办机制。编制更新失信惩戒措施补充清单,防止失信惩戒范围随意扩大、泛化。

9.完善信用修复制度。拓宽信用修复“免申即享”范围,实现各平台、各领域信用修复信息实时更新和共享。持续依法依规深化经营主体专用信用报告替代证明改革,探索建立专用信用报告跨区域互认机制。

19.加快推广非现场监管。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达到50%以上,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完善“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将更多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纳入“无事不扰”监管范围,年内达到全市企业总数10%以上。

24.完善企业退出制度。出台年度深化企业破产制度改革工作方案、中小微企业快速清算工作指引、指定管理人工作办法等政策文件,不断提升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信用修复等领域服务水平。建立市区协同的危困企业挽救服务机制,帮助企业更好更快依法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探索完善强制注销和强制清算配套制度,研究建立跨境破产工作机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