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近年内地有几首歌曲相当流行,包括陈奕迅的《孤勇者》和王菲的《如愿》。近期有《当那一天来临》和《国际歌》。
《国际歌》重新热唱,笔者感到有点诧异。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先有歌词,后有曲谱。歌词由鲍狄埃在1871年6月1日创作,曲谱由狄盖特在1888年6月23日创作。
《国际歌》在中国,最早是由笔名“列悲”的译者于1920年译成中文。瞿秋白最早将歌名定为《国际歌》,歌词半文言半白话,于1923年6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季刊,从此风行一时。1962年4月28日,中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根据萧三1939年的歌词译文进行修改,经过集体审定之后刊登在《人民日报》,成为今天标准化的《国际歌》歌词。
《国际歌》曾是共产主义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这首歌不仅是共产主义者传唱,还在很多国家的社会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开明派,左派及年轻人广泛流传。现在全世界各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和重要活动上都会演唱《国际歌》。从1922到1944,它是苏联的国歌。从1931到1937,它也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歌。
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仪式,第一步是奏《国际歌》。从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每次中国共产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都会演奏《国际歌》。电视剧《建党伟业》,1921年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13个代表一齐起立唱《国际歌》,这场景是不是真的?不太清楚。笔者认为不一定是真的。但估计当年的与会代表心里都怀着同样的心情,认同《国际歌》的歌词内容表述;不论是否艺术加工,都应予肯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隆重召开。我们今天看到的9700多万党员的庞大队伍,104年前一大开会时全国只有58名党员,仅有13名代表出席。这13名代表分别是:毛泽东、何叔衡、张国焘、刘仁静、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周佛海、陈公博和包惠僧。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天安门城楼上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其他11位代表,四人为革命先后壮烈牺牲,一个叛徒两个汉奸,另外四人有后来脱党做学问的,也有寂寂无闻的。1921年,瞿秋白在苏联;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等在欧洲。
笔者每次听到《国际歌》的时候都感到血脉澎湃,因为曲谱和歌词的确好。不管怎样,这是全世界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极其重要、有代表性的歌曲。和《国际歌》有紧密关联的,是瞿秋白。他为革命壮烈牺牲、走向刑场的时候,高唱《国际歌》。
1923年1月,瞿秋白从苏俄回国。同年6月,他在“新青年”季刊上首发了经他大幅度改动过的歌词及曲谱。瞿秋白1899年出生,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瞿秋白21岁(1920)远赴苏联,任梁启超主编的报章和刊物的驻莫斯科记者。1923年,他在北京出席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纪念德国共产主义者殉难四周年”召开的大会。作为议程之一,瞿秋白领唱《国际歌》。
歌词里面“国际”这个词采用法文音译,“英特纳雄奈尔”出自瞿秋白。这个唱法一直沿用至今。他在《新青年》将中文《国际歌》歌词公开发表时十分谦虚,提出:“恳请内行的声乐专家矫正译者的误点,令中国受压迫的劳动平民也能和世界的无产阶级同声相应”。5天后的6月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闭幕,与会代表到黄花岗烈士墓前举行悼念活动,由瞿秋白指挥一起高唱于会议期间刚学会的《国际歌》,三大在雄壮的歌声中胜利闭幕。同年10月10日,上海大学(上大)庆祝双十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瞿秋白当年在上大教书,据文献报道,他引吭高歌,唱出磅礴的气势、激越的感情,深深地感染了与会者。
1924年5月5日,上大在马克思诞辰纪念会上,瞿秋白和出席师生们齐唱《国际歌》。同年8月10日黄埔军校成立,大多数学员(不少是共产党员)都已熟悉瞿秋白版本的《国际歌》,反复用中文和俄文一齐高唱。1928年7月9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闭幕时也是高唱《国际歌》。瞿秋白在六大当选党的主要领导人。
1934年红军从江西苏区出发长征,瞿秋白因为肺病严重无法随行。1935年2月,他不幸在福建长汀被捕。于刑讯期间,提审时被叛徒指认;瞿秋白宁死不降。6月18日,瞿秋白临刑时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36岁)。
现时《国际歌》标准版的歌词是这样的,共三段。
(1)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2)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3)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细味歌词,细思今天的国际形势,霸权主义是全球南方共同的敌人,极限施压,指颐气使,引发生灵涂炭,只为资本盘算和资源掠夺。帝国军事工业金融财阀“吃尽了我们的血肉”,卖给你军备武器,盛惠你百亿千亿,怂恿对立,煽动仇雠,动辄威吓,喊打喊杀。全世界被欺负的人,要不要起来,为争取和平、反对战争而斗争?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要不要限制资本扩张、确保公平分配、照顾劳动群众?领导应否从善如流?人民应否嫉恶如仇?
笔者认为,《国际歌》豪气干云、豪情满怀,用字或嫌夸张,但仍有百分百现实意义。好像瞿秋白这样为了理想甘愿牺牲性命的壮士,英烈千秋,名垂万代,岂无理由?行文至此,不可无诗。杀头今日不要紧,去留肝胆有精魂。仰天长歌刑场去,我辈岂是蓬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