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等媒体报道,3月11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回国后即遭逮捕,随后被送往海牙国际刑事法院,这一事件持续发酵,引发诸多争议。 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也就是总统马科斯的亲姐姐,主持召开了关于杜特尔特被捕事件的听证会。听证会上,她火力全开,不仅批评政府将前领导人交给外国机构审判的行为,还犀利质问:“菲律宾什么时候成了海牙的一个省?”她强调菲律宾人不是外国的“奴隶”,政府此举严重损害国家尊严。
伊梅进一步指出,国际刑警组织并未发布针对杜特尔特的红色通缉令,仅有不具逮捕效力的“扩散通报”,但菲律宾政府却据此出动执法人员逮捕杜特尔特,这一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存疑,引起了菲律宾民众对政府执法公正性和合规性的广泛质疑。 与此同时,杜特尔特的女儿、菲律宾副总统莎拉通过视频出席听证会,她情绪激动,言辞激烈地指责马科斯政府对其父实施“政治迫害”,精心策划“非法逮捕”,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摧毁政治对手”,这一言论进一步加剧了菲律宾国内政坛的紧张对立氛围。
伊梅(资料图)
杜特尔特在菲律宾声望颇高。他执政期间,积极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引入大量中方投资,有力推动了菲律宾经济发展,革新了社会面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诸多中方援建项目落地,改善了当地交通、能源供应等状况,为经济腾飞奠定基础。其推行的“禁毒冲突”成效显著,狠狠打击了猖獗的毒品犯罪,让菲律宾的治安状况大幅改善。曾经毒品泛滥地区,犯罪率急剧下降,民众生活安全感显著提升。正因如此,杜特尔特下台时,支持率高达60%以上,创造了菲律宾纪录 。
而马科斯将杜特尔特送往国外审判的做法,引起民众强烈不满,支持率急剧下滑。据权威民调机构数据显示,马科斯的支持率已暴跌至20%。如今,菲律宾国内局势愈发紧张,政治分裂严重。一方面,杜特尔特的支持者纷纷举行抗议活动,他们高举标语,走上街头,表达对马科斯政府的不满与对杜特尔特的声援;另一方面,马科斯政府内部也出现分歧,其姐姐伊梅公开质疑政府行为,让马科斯面临更大压力,政府内部决策和执行的统一性受到冲击。
马科斯(资料图)
另外,国际刑事法院方面,原本定在9月23日举行指控确认听证会,届时检察官将出示部分证据,法官决定纳入起诉书的指控,正式审判预计要到2026年初。但随着事件不断发酵,国际刑事法院也面临外界对其程序合法性的审视。毕竟菲律宾早在2018年就退出了国际刑事法院,如今该法院对杜特尔特进行审判,其合法性饱受争议。国际社会部分国家和人权组织也对此发声,质疑国际刑事法院此举是否尊重国家主权原则。
如今,菲律宾国内舆论普遍认为马科斯此举是出于政治目的,试图打压杜特尔特家族势力,巩固自身权力。但事与愿违,他的行为不仅未能如愿,反而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政治危机。国内政治局势动荡,经济发展也受到波及,外国投资信心下降,股市出现波动。 从当前形势来看,杜特尔特并非毫无转机。若能证明国际刑事法院审判程序存在瑕疵,或是菲律宾政府逮捕他的过程违法,他就有可能摆脱困境。
莎拉(资料图)
而且,莎拉在国内支持率颇高,这也为杜特尔特家族提供了一定政治保障。莎拉积极奔走,联合杜特尔特的旧部及支持者,试图在国内形成强大政治压力,推动局势朝着有利于杜特尔特的方向发展。 这场政治风波后续走向扑朔迷离。马科斯政府面临巨大压力,既要应对国内民众的不满,又要处理政府内部的分歧;杜特尔特家族也在积极寻求转机,争取让杜特尔特摆脱困境。国际刑事法院的审判进程同样备受关注,其审判结果将对菲律宾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菲律宾这艘航船,在这场政治风暴中,究竟会驶向何方,全球都在拭目以待。